第284章壮观的日军俘虏1(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一个团体能否做到永久团结?也许没有任何团体能够做到。但是,一个团体要做到永葆青春与活力却是可以的,它需要最初的领导者极大的制度设计才华。有人研究过两百年来M国的历史,认为M国在世界上真正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它的《宪法》,这是一个好东西,它保证了这个国家两百年长盛不衰。</p>
在国防军内部,武爱华也在试图从制度上给出一些合理的东西,将后世的某些现象尽早地扼杀在萌芽之中。</p>
华东野司三个集团军,在作战时都想打头阵,立战功,但是派谁上去呢?这就涉及到一些制度的东西。对面的敌人是什么力量,什么风格,我方的将军是什么风格,有何长处和短处,敌人的战役目的是什么,我军的战役目的又是什么,将这些东西弄出来,形成一个数据性的评价,这就是谁上谁不上的依据。</p>
所以,第二集团军张斌贤虽然很想打头阵,但结果却落到了第六集团军李扬敬身上。这个决定,武爱华曾经给夏中青和蒋百里谈过,先让原粤军将领上阵,有利于让原粤军将领更好地融入到国防军这个大集体中来。所谓的融入,并不只是身份或军纪的融入,还包括思想与灵魂的融入。</p>
但在应对日军华南方面军时,原国防军主将又更为合适,因为这半场战役不是按常规打法打,甚至极有可能不打,这就需要一个对野司命令百分百执行的将领。从很早的时候,夏中青就是除武爱华之外的国防军高层,是其他人的领导,其学识、能力、胸襟都堪称楷模,而夏中青对武爱华的本领又是百分百地认同甚至崇拜,这就让武爱华的一些想法,有可能不需要解释就能得到有效的执行。</p>
武爱华并不怕解释,但因为“龙巢”或“功勋系统”这个东西,实在是解释不清楚。所以,就需要手下稍为聪明一点了,叫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照样执行。</p>
显然,老国防军将领就有这个觉悟。</p>
第二集团军到达金山卫后,根据野司的命令,除第4师陈桂生部进入武卫营帮助建造好的二线工事外,其他各师及军直属部队,都分散在金山卫四周,预防小股敌人从他处登陆。</p>
野司命令:此次战役中,陈桂生直接接受武爱华总司令指挥。</p>
陈桂生也是国防军的“老人”了,在“九排制”时期,陈桂生就是陆战2排副排长,而排长是庄西真;随后的“三营制”时期,陈桂生是2营4连连长,而营长也是庄西真。在清流扩编时,陈桂生担任了清流警备营营长,后来升任揭西警备旅旅长,“六集团军”时期,陈桂生再次进入主力部队,成为副师长,这次国防军扩编成“十集团军”,陈桂生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拥有25000人的陆战师师长。</p>
对于国防军将领来说,还有什么喜事能大过直接接受武总司令的指挥呢?所以,陈桂生一接到野司的命令后,立即跑到金山卫来向武爱华汇报工作。</p>
“部队状态还好吧?”陈桂生见着武爱华的面,敬了一个礼后竟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是武爱华主动打破了沉默。</p>
“部队状态很好,保证指哪打哪!”陈桂生胸脯一挺,说道。</p>
“这次部队扩编,有一些新战士,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作为指挥官,要多关心他们。”武爱华指点道。武爱华曾经要求:国防军的营长,必须能够叫出所有士兵的名字;团长,必须叫出所有班长的名字;师长,则必须叫出所有排长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