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南京之行(第1/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1938年3月9日,日本**谈判代表广田弘毅与石原莞尔到达中国南京,在与南京**初步接洽后,通知国防军,准备在南京与国防军和国民**谈判。</p>

其实,广田弘毅和石原莞尔从上海一下船,武爱华就得到了情报。但武爱华却没心思管他们。在中国,目前对日本人影响最大的是国防军,而不是**的国民**。因为,日军还有近30万的士兵在武爱华手里捏着呢。</p>

只是,武爱华对于他们去啊里,并不在意。再说,南京**目前是中国公认的中央**,武爱华也不可能那么小气。</p>

接到会谈通知的武爱华,在上海与国防军将领们紧急磋商,最后决定了以武爱华为全权代表,以陈济棠为副代表,随团成员有国防军总参谋长傅林、武爱华夫人陈思苇、国防军总**部宣传局局长王莹为代表团成员的“五人代表团”。</p>

武卫营和申仁、孔武将负责武爱华及其代表团的安全警卫。陈济棠的贴身卫士徐虎也编入武卫营,继续护卫陈济棠这位广东元老。</p>

在如何去南京的问题上,武爱华主张坐火车去,但国防军有夏中青、余汉谋、蒋百里等人都主张坐战舰,由海军第一舰队护送总司令去南京。</p>

最后,将这一方案报给国民**军事委员会时,**很高兴地同意了这个军舰方案。老蒋,此时已经将位置摆得很正,武爱华同意在南京谈判,就是给了他最大的面子。</p>

南京**的代表团,团长由**本人担任,汪精卫担任副代表,此外还有财长宋子文、**长王宠惠、国府顾问张群等人。南京**的代表团,几乎没有军事代表,这说明军事问题估计由国防军做主,而南京**则更多地着眼于从**上解决中日问题。</p>

日本国此次的正代表是广田弘毅,副代表是石原莞尔,成员有驻华大使川樾茂、前任驻华大使有吉明、日军第3军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p>

对于这次中日之间的会议,武爱华内心其实是纠结与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通过谈判尽快结束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如果要打,当然也行,但他此时不愿意将日本人打得太残太死;另一方面,他并不准备将这次谈判搞成终极谈判,他要留下一些尾巴,譬如东北、**,以便以后有借口向日本发难。</p>

现在,他担心的是南京**,应该说,老蒋这人是比较有骨气的,有民族气节的,也正因为这样,南京**很可能提出一些主张,不太符合武爱华的心愿。</p>

为此,武爱华在从上海出发以前,召开了一次国防军全体委员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国防军副总司令、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各总部主任、各集团军军长、以及海军、空军、闪电部队、箭鱼突击队、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的军事主官,还包括武爱华强制让南京**任命的察哈尔省****肖飞、福建省****林清华(兼任总装备部副主任)、广东省****陈济棠。</p>

武爱华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问计,并确定谈判人选与为着基调。</p>

其实,能够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都是武爱华国防军系统的核心人员,对武爱华的思想、性格、抱负以及他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都有所了解。</p>

众人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特别是对当前谈判的基调的确定,副总司令钟守富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即“中日两国停战谈判”。停战谈判,就是表示不打了,但并不表示两国的关系就正常了。</p>

另外,就是日军撤离华北、东北以及台湾的问题。与会人员表示,既然想以后再揍小日本一顿,那么,华北必须让日军退出去;而东北问题和**则留待以后解决,但要申明主权在中国,或者干脆不谈**。</p>

最后,武爱华终于弄出了四点谈判要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