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闽粤奇迹1(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而交通部的道理也是一样,张澜,从反抗满清开始,就致力于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可以说奔波了半生,与梁漱溟一样,他在闽粤也找到了自己的依托和归宿。什么主义、主张,都不如闽粤的现实震撼人心。</p>

海关的工作,也许与闽粤两省关系不大,但闽粤两省的海关管理,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闽粤两省港口,每天巨额的进出货物,预示着未来中国的海关,肯定是一个很忙碌的工作部门。</p>

更有甚者,这三人不但将自己的人马拉到了闽粤两省,还鼓动游说工业部长黄炎培,农业部长晏阳初,教育部长傅斯年,文化部长胡适等人拉起人马去闽粤两省考察。</p>

只不过,这四人稍为要矜持一些,他们拉了一半人马去闽粤两省,而留下了一半人马守在衙门。至于部门工作规划,自然只有等考察的人回来之后再写了。</p>

数百人的考察历时了近两月,众人的共同感受是,如果说闽粤是世外桃园可能有些夸张,但闽粤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却深深地震撼了这些知识界人士。</p>

进入一个地方,最先感受到的是道路交通。</p>

闽省的公路建设起步于1935年6月,独立支队控制龙岩之后。那时,武爱华就不认为自己的部队可以被什么人消灭了,在举行经济建设项目的同时,道路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道路不通,经济自然无法兴盛。</p>

由于当时武爱华只控制了闽西及闽北部分地区,而这些地区山高林密,交通建设困难极为巨大。但武爱华很快就启动了“M计划”,源源不断的各国货币换来了大量建设物资,钢筋、水泥、机械,可以说要什么就有什么。</p>

有了钱,建设标准当然得提高。因此,武爱华将整个闽西县与县之间的公路,完全按照后世标准的二级公路进行建设,路面全部铺上水泥,遇到地质情况不稳定的地方,一律打洞架桥;对于因修建公路遭到破坏的环境,武爱华要求在公路建好时,要补上植被,其费用并入道路预算之内。</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在后世,有句话叫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这句话用在这个时代,具有更大的威力!民众本就穷得吃不起饭了,听说有活干,每天中午还有红烧肉,每月还有几块大洋可拿,闽西及附近民众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让闽西形成了县县相通的二级公路网。</p>

在获得粤东之后,这种建设立即又在粤东展开,陈思苇和她的记者团第一次踏入闽西时就在路上见到过这种筑路大军,并在其中一处筑路队伍中吃过一顿午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