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国家技术局(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国家技术局,是武爱华将系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纽带。在武爱华的构想里,系统科技,需要一个机构来总揽,这个机构,将承接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衔接,同时负责技术所应获得的利益。</p>

或者说,这个国家技术局,地位相当于后世天朝的国家专利局,但又超越于国家专利局。后世天朝的专利局,只负责专利的登记、审核、发证;在专利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转化方面明显脱节。</p>

而国家技术局,除了履行天朝专利局的职责外,最重要的就是技术的转化利用职能,同时还要负责技术的引进与输出。</p>

可是,武爱华并不想将这个国家技术局搞成一个官方衙门,而是想搞成一个国家垄断公司,即国有公司的模样。</p>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所有新的技术发明进行验证、评估并发证;如果技术发明人有意将其发明售卖给国家技术局,国家技术局应该以一个恰当的价格将之买下来(这个,可以杜绝乱发证),这样,国家技术局就变成了很多技术的持有者;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国家技术局必须将这些技术“卖”出去,否则,国家技术局就会亏本。</p>

虽然这是一个国家垄断性质的公司,但武爱华并不准备为其拨款,同时并不禁止私人**类似的技术公司。</p>

这个设想真正闪光的地方在于如何“卖”技术!武爱华为之设想了几个方法:一是技术入股,占有生产企业一定的股份;二是技术输出,收取技术使用费,有如日本后世在中国开办的合资工厂那种形式,每生产一件产品交纳一个数额的使用费;三是技术拍卖出售,买断,一次性将钱缴清;四是国家技术局自己兴办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武爱华的灵感,似乎是来自后世的网站经营模式,写手写的小说,有价值的就签约,上架销售后有分成,当然也可以买断,网站还可以自己对某部作品进行深度开发,譬如改编成游戏、电影、电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网络文化的繁荣非常有效。那么,这样一种好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用来进行技术经营呢。</p>

对了,武爱华的国家技术局,其实就是一个技术经营公司!</p>

“总统先生,你这个设想太好了!”翁文灏听完武爱华的叙述之后,立即就感觉到这个国家技术局,如果干好了,必将大大促进中国的技术水平。</p>

“那么,秘书长,你觉得哪些科学家或学者们适合做这件事?”武爱华见翁文灏对自己的设想感兴趣,心头放松了不少。</p>

“总统先生,这个可能有些难度,因为这个国家技术局,不但涉及到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经营问题。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比较少呢。”翁文灏觉得有些难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