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开足马力(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此时,发生在哈拉哈河畔的这场小规模的坦克大战,不只是第24师团在关注,更不是第5军的河村恭辅在关注,那些从华北、华东活着回来的日军将领,以及日本大本营都在关注着这场交锋!</p>

就在河村恭辅的军指挥部,来自日本大本营的军械官及几位专家,一边研究着被打残的T-12,一边关注着前方的战况。</p>

因为这场战斗,并不是两个坦克团的胜败,他似乎决定着日本未来的国策。</p>

生龟大佐在目前普遍打败仗的情况下,已经成了大和民族的英雄,所以,师团长没有不给予“战术指导”的理由,于是,骑兵联队、步兵联队、野炮兵联队悉数上场,开始对苏俄第11坦克旅进行“围歼”。</p>

步兵能不能打坦克?当然能!但前提是步兵的火炮要给力!日军的掷弹筒及九二式步兵炮,前者可对苏俄坦克造成一定伤害,而后者则好可以克制苏俄的坦克装甲。</p>

就这样,在日军步兵、骑兵、战车的“协同作战”下,苏俄第11坦克旅出动了96辆战车,最后只逃回了近20辆,日军大获全胜。</p>

进入6月,苏军统帅部特别任命朱可夫担任苏军第57军军长,并对日军发动了反攻!只是,朱可夫的装甲集群战术并没有取得如同历史上那样的摧枯拉朽般的“大胜”,而是让战役陷入了焦灼状态。因为日方早就从中国身上学到了装甲战术,有了应对之法。</p>

而朱可失这位冉冉上升的苏俄“民族英雄”,并没有历史同期那么耀眼!</p>

到7月底,日俄不得不坐下来谈判。苏联要谈判,是不想“两面受敌”;日方要谈判,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准备好战争。谈判的结果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双方停战的“边界线”,苏俄,明显吃亏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但是,诺门罕战役却让斯大林突然之间改变了主意,与英、法一起谋求中欧与东欧的和平不可期,那么,就与德国签订一个协议吧。</p>

就这样,在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苏俄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从莫斯科传来签约成功的消息,**连夜在元首府举行酒会,以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p>

因为,**终于可以暂时不受东西两面夹击,从而全心全意地对付英、法等老牌**了。</p>

酒会的酒香还没散尽,**就命令德国军队开足马力,向德国与波兰的国境线上扑去!因为,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德国许诺了一半波兰领土给苏俄,而苏俄也许诺了一半波兰领土给德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