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舰艇下水(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从1936年开始,闽省生产的一些轻工产品及食品,已经行销于整个世界。譬如卷烟、糖果、口香糖、消炎药(磺胺)、纱布、打火机、指甲刀、**、服装、化妆品等;从1937年开始,这些出口商品里,又增加了汽车、机械、塑料、收音机等产品。而进入1938年,不但上述产品的出口数量猛增,而且品种也在不断扩大,1938年底,全中国出口额达10万美元的商品品种就有近2000种,出口额近10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有70%都是由闽粤两省完成的。</p>

要不是因为中国工业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这个数字将会大得多。</p>

兵器及弹药,一直是闽省出口商品中名列第一,在日本成为军火出口客户之后,武爱华的“二战布局”算是初见效果。</p>

历史上的二战期间,德意日轴心国之所以败于英法美苏等同盟国,最重要的原因是这轴心国的国内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同盟国。特别是美国,等二战结束时,其GDP竟然占到世界的45%甚至更多。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挑战,要想胜利确实十分艰难。</p>

但是平行时空的二战,中国加入进来了。可中国的加入,未必会派出历史上的“远征军”,帮美国或英法两国打仗。中国加入进来,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首先削弱同盟国的力量,让两方尽可能地势均力敌,让二战打得更加惨烈,才符合中国的利益。</p>

……</p>

日本与苏俄在诺门罕地区打得正火热的时候,武爱华会同统帅部一干人马,以及中央议会、政务院的主要官员集体来到福州造船厂,参加我国独立“研制”并自行生产的第一艘“幽龙1A型”潜艇和“浪龙1A型”轻巡洋舰下水仪式。</p>

说是“研制”,有些夸大的成分,实际上是系统出具的“小黄鱼”1945级轻型潜艇和“南昌级”(3000吨)1945级的设计图纸。</p>

但在制造中途,由于“功勋系统”升至9级,国防军在无线电、雷达、声纳、材料等技术方面有了更先进的东西,因此,这两款舰艇在生产过程中就不断地改来改去,这个,也算是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吧。</p>

“小黄鱼”1945级轻型潜艇,排水量800吨,装备3具鱼雷发射器(前二后一),备鱼雷6枚,水面航速17节,水下9节,乘员24名。但是,其战力却不能按800吨的轻型潜艇算,它应该强于至少相当于1945年生产的1200吨级潜艇的战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这艘自己行制造的“小黄鱼”,武爱华依然将其命名为“幽龙1型”系列潜艇,不过加了一个“A”字成“幽龙1A型”。虽然其辅助技术虽然颇有些超前,但基本技术层面,还是这个时代的潜艇技术,只不过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没有之一罢了。</p>

这艘现实版的“幽龙1A型”与二战德国U-1型潜艇的数据有些相近,艇长71.1米,鱼雷发射器3具(德国同级潜艇为4具),备弹18枚(德国为24枚),水面航速、水下航速等比德国U-1型约强5%,续航力、潜水深度等都略为强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