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七种武器(第1/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这场二战的开局之战,最终以波兰被灭国为结局,无任何悬念。</p>

但武爱华却从此战之中看到了装甲集团军在波兰平原上所向无敌的态势。而且,德国装甲部队的坦克吨位也让武爱华感觉到了一丝紧张。仅德国陆军装备的Pz3型坦克就重达22吨,正面装甲厚30MM,时速40公里,动力为300马力,武器为45倍径的37MM加农炮。Pz3型坦克与功勋系统出品的T-24坦克不相上下。如果说要差一点的话,德国坦克可能在整体性能上比国防军的T-24要差一些。</p>

但是,武爱华却不敢掉以轻心。</p>

战争从来就是新式武器的催化剂,二战的坦克,也将因为这场波兰战役而得到迅速提升。此战之后,德军的Pz3型坦克其正面装甲立即就会变成50MM,其火炮在西线战事开始时,就改成了长身管的50mm加农炮,而后来**在视察坦克部队之后,这款坦克的火炮换成了60倍径的加农炮。此后,德国坦克更是一路高歌猛进,虎式、豹式纷纷登台,其中虎式坦克竟然重达70吨。</p>

但是,德国的坦克并不是无敌的,在很长的时间内,德国坦克都不是苏俄坦克的对手。1941年11月,德国统帅部专门派遣专家到东线战场,去研究苏俄人的T-34坦克,直到1942年5月,才设计生出能克制T-34坦克的新型坦克,这便是豹式坦克。</p>

二战前,苏俄坦克发展的方向就是瞄准德国坦克战车去的,后者双方交战中,除了虎式坦克最初出现的那段时间苏俄人吃了一些亏外,苏俄坦克基本上处于领先于德国坦克的状况,譬如苏俄T-34的改进型T-34/85,以及后来的T-35,Kv1,Js1,Js2等新型坦克。其中J22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就达122mm,在战场上一时风光无俩。</p>

然而,苏俄的实力远不止这些。紧随其后的,是Js3坦克,SU-76自行火炮,SU-85坦克歼击车,SU-100坦克歼击车,SU-122自行火炮,SU-152自行火炮,JSU-122坦克歼击车……</p>

此外,英国、法国、日本,特别是美国的军火生产能力,是中国拍马也追不上的。那么,面对已经爆发的二战,中国又该怎么办呢?</p>

目前,国防军的T-36重型坦克,火炮为45口径88mm加农炮,重量为36吨,速度为46公里,与苏俄的T34或T34/85相比都略强,但是,却无法与虎式坦克的重量相比,与豹式坦克相比又轻了9吨。</p>

抛开设计与生产技术不说,坦克越重,标志着坦克的装甲越厚,防护能力越强。因此,中国国防军要想在二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开发火力更加强大,装甲更加厚实的重型坦克。</p>

现在的功勋系统,拥有1980年代之前出品的所有坦克,包括中国的79式坦克,苏俄的T72,T64,如果只是装备部队,武爱华并不太担心。武爱华思考的,主要是现实的生产与系统出品“配套”的问题。也即只要系统出品装备了部队的设备,现实中应该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这样,现实与系统就可实现“互补”,从而让国家的军品产量呈直线式地上升,从而弥补国力的不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