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2/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

因此,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俄国外交官员的任务将十分繁重。</p>

克里姆林宫在不断算计着中国,而南京的武爱华也同样在构想有关苏俄问题的方略。中国,在苏俄面前也许应该表现出两点,第一,中国有力量反对和消灭一切侵略战争;第二,中国的国际方略是自保、自卫,除了赚钱的事情比较积极外,不参与大国之间的战争游戏。</p>

就在武爱华确定了对苏谈判基调时,一份需要武爱华亲自翻译的电文传到了他的案头。</p>

“呵呵,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不知郝勇又有什么新的情报。”武爱华从系统空间内,拿出密码本,逐字逐句地翻译起来。</p>

“叫张光陆过来一下。”武爱华译完电报后,拿起电话直接说了一句。</p>

“总司令,请指示。”半个小时后,国防军总情报局局长张光陆上将匆匆赶来,虽然是冬天,但张光陆的头上却冒出团团热气。</p>

作为五年前的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成长为国防军总情报部主任、三星上将,张光陆的成长历程与国防军一样,完全是一段传奇故事。</p>

“先坐下,喝一口水,不急。”武爱华指了指他对面的沙发。</p>

“你看看,这是风情局的一个计划。”待张光陆气息平定,武爱华将电报递给了张光陆。</p>

原来,在铁列克战役开始之时,郝勇就在构想一个计划:那就是从被俘虏的苏俄红军中,找出一些不愿意回到苏俄的军官和士兵,加入由“风情局”控制的“自由俄罗斯”组织。</p>

“自由俄罗斯”组织,从1936年开始组建,到1939年底已经发展到1200余人,其中大约有500人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俄国贵族后裔,约有200人是专业情报人员,另外约有近一个营的士兵正在接受训练。但是,“自由俄罗斯”目前最缺乏的是有军事素质和战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因此,郝勇便将主意打到了这群俄军俘虏身上。</p>

因此,战役一结束,郝勇就将计划发到了“老板”这儿。</p>

武爱华手下的四大智能生物机器人,他们惟一效忠的对象就是功勋系统的主人。在他们的意识里,只要对武爱华的事业有利的,他们就要去做,而不会像国人要考虑是否越位、越权之类的人际因素。而且,这些家伙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其计划的周密性、可行性以及最终的效果,都远远强于普通人的计划与行动。</p>

“总司令,这个计划很好,需要怎么做?”张光陆对“自由俄罗斯”组织是清楚的,而且,他还多次见过该组织的负责人托尔斯泰,并尽可能地给予一些协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