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蒙古战役1(第1/3页)
作品:《抗战之红色军神》中国派驻东北的接受大员为全国警察总署署长张学良,这位当年一枪不发丢掉东北的“东北王”终于实现了其人生的夙愿。</p>
这自然是武爱华给张学良的面子。当然,那种占山为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
东北的顺利收回,让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一下子增加了约四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两年内的投资总和,也使得中国的总体国力大大增强,有望在1943年底前全面超过日本。</p>
与张学良接受东北同步开始的,是对伪满洲国的“清算”,同样的,对于伪满洲国的**官僚,武爱华一点也不客气,该坐牢的坐牢,该杀头的杀头,对于伪满洲国皇帝,自然是一杀了之,武爱华可不愿意将之养着,更难得费心思去“改造”。</p>
……</p>
在中国忙着解决东北问题时,德国在苏德战争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战果。</p>
在北方的波罗的海方向,德军先后占领了加里宁格勒、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兵锋直指列宁格勒。</p>
在中部的白俄罗斯方向,德军攻占了明斯克、莫吉廖夫,并于7月15日攻占了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德军距离苏俄首都莫斯科只有380公里。</p>
历史上,德军在此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为了尽快结束南线的基辅战役,以打下乌克兰这个大大的“粮仓”,从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中抽调大军南下,加入基辅战役。</p>
“帮不帮德国纠正这个错误呢?”武爱华有些纠结。</p>
“老板,德国军队比历史同期要强大百分之二十,建议老板不再在战术上对德国进行指点。”武爱华还没个头绪,申仁就出声建议道。</p>
“好,不指点就不指点。”武爱华的纠结主要在于历史的阴影对他的影响实在太深,他担心德国会失败。</p>
德国人确实继续犯了这个错误,分兵去抢“粮仓”了。而分出的那部分兵,就是大名鼎鼎的海因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p>
虽然德国人犯了错误,但战役的结果却令德国欣喜若狂,在整个基辅战役中,苏俄共有6个集团军被歼灭,苏俄西南方面军主要指挥官全部阵亡,几个集团军司令被俘,苏俄总计损失军队达81万人(历史上为66.5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