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公审(第3/3页)
作品:《灭明》遵义府城周围,一共有十六“里”,除了已经划分土地的十字坳与肖家坳,其余十四“里”的百姓,都是将里长家的门槛踩烂了。</p>
百姓们既想得到更多的农田,又不想“入汉籍、奉天主”,里长们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府城,求见知府孔兰川。</p>
孔兰川却是不在府衙,他正在十字坳与肖家坳,一面给百姓发放新的地契,一面宣传天命都督府的律令,其中“十五税一”的税率,最受百姓们的欢迎,这样的税率,不仅低于以前遵义府的税率,比土司时代更是低多了!</p>
百姓们都是感谢孔兰川,但孔兰川一概不接受,让他们去感谢天命都督府的大都督,还有信奉的天主。</p>
但百姓们对天主还是一知半解,并不知道如何感谢,孔兰川建议:百姓每户出一斗粮食,其余的银钱由府衙出,在人口集中的地方,盖一所天主教堂,这样在闲暇的时候,百姓就可以去城内祭拜天主。</p>
一斗粮食,对百姓来说,只属象征意义,这样的事情,十字坳与肖家坳的两位里长,就办得妥妥帖帖,孔兰川则在南城寻到一所闲置的房子,以府衙的名义购买下来,做为遵义府天主教堂。</p>
李自成已经让成都府派出传教的牧师,等牧师到达,天主教堂就将正式对外传教。</p>
就在十四位里长求见知府孔兰川而不得相间的时候,遵义府的独立审判官杜如素终于公开了对八名被俘土司的判决。</p>
这八名土司,根据罪行轻重,以及他们的悔改程度,分为四类:两名拒不交代自己罪行的,抄家;一名罪行特别重的土司,当众斩首,所有土地全部收回,家产罚没一半;三名土司收回所有土地,但保留所有财物,转为商户;两名罪行较轻、认罪态度好的土司,收回绝大部分土地,但保留最基本的生活用地。</p>
于此相对应,百姓只要提供确切的证据,可以无偿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p>
十四名焦急的里长,听到这样的讯息,顿时喜不自禁,他们拿着杜如素的判决书,终于在府衙门口等到了即将外出的知府孔兰川。</p>
“知府大人,我们是各村的里长……”</p>
孔兰川装模作样片刻,只得皱着眉头,在知府衙门召见了十四位里长,“本府正在安置十字坳与肖家坳的百姓,此刻忙得很,你们有什么话,赶紧说!”</p>
“是,知府大人。”一名里长抖抖索索,将杜如素的判决拿出来,“大人,既然府里做出判决,百姓都希望及时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百姓们有了土地,也好向府里纳税!”</p>
“你们都是良民,本府十分欣慰。”孔兰川将判决执行看了一遍,道:“既然是杜大人的判决,本府也得执行……”</p>
里长们大喜,“大人,我们现在就是替百姓拿回属于他们的土地,还有地契……不知道大人啥时有空?”</p>
“这是本府份内的事,本府随时有空,本府赶着去十字坳与肖家坳,也是为了百姓。”孔兰川不动声色,却是将手向前一伸,“你们说,土地是百姓的,请拿出证据来,本府一定替百姓们做主!”</p>
“啊……”里长们顿时傻眼了,百姓们失去了土地,如果有证据,岂不早就上府县告状了?</p>
他们失去的土地,都是土司购买的,虽然有乘人之危、强买强卖之嫌,但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抢夺,岂会给百姓留下不利的证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