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铺天盖地(第1/3页)
作品:《灭明》士兵们在抢收小麦,李自成却在关注明军的各路援兵,据汉清局传来的讯息,平贼督师丁启睿,带着左良玉、方国安、杨德政三总兵从湖广北上,保定总督杨文岳带着总兵虎大威东面渡黄河而来。</p>
两个督师级的人物,四个总兵,说起来特别吓人,实际上只有湖广兵和保定兵,都是天命军的老熟人,李自成并不过分担心。</p>
他唯一摸不准的,就是这两路援兵,谁先到达开封。</p>
如果算准了两人的行军速度,可以打时间差,对两部各个击破。</p>
李自成一面让汉清局继续盯着丁启睿和杨文岳部,一面派出游骑,分别查探这两路援兵的详细讯息。</p>
五月十三日,开封城外的小麦基本上收割完毕,李自成将三万青壮调到城西,由第一营刘云水部的骑兵护卫,继续收割距离城墙较远的那一部分小麦。</p>
五千骑兵在西城外游荡,城内的明军和百姓再不敢出城,只能眼睁睁地在城上看着天命军的青壮收割小麦。</p>
此时丁启睿的湖广兵到达尉氏县,而杨文岳的保定兵已经越过杞县。</p>
李自成将行军地图打开,湖广兵沿着官道北上,赶往开封,似乎没有问题,而保定兵不是沿着官道插向开封城西,却是继续向西,究竟是什么目的?</p>
难道是不敢面对天命军吗?</p>
杨文岳究竟要向何方进兵?李自成沿着杨文岳的进兵方向画了一条直线,不觉吃了一惊。</p>
沿着这条近似的直线走下去,杨文岳部保定兵,将和丁启睿的湖广兵在开封南面的官道上汇合,这会汇合的地点,便是朱仙镇。</p>
杨文岳这是要和丁启睿汇合?</p>
对,一定是这样!</p>
李自成终于找准了杨文岳的行军目标,接下来便是拿出对策。</p>
湖广兵是这次救援开封的主力,总兵力达到十五万,其中左良玉部是主力中的主力,达到十三万,方国安、杨德政虽然同是总兵,但两部总共才两万士兵,不过,丁启睿虽然以“平贼督师”名头统帅湖广兵,左良玉却一向不受节制。</p>
与湖广兵相比,保定兵就弱得多,总督杨文岳和总兵虎大威各有一万士兵,但保定兵火器较多,除了各种火铳,还有不少火炮,所以行军速度较慢。</p>
当晚李自成召开了军事会议,参会的除了牛金星,只有各营的主将。</p>
听说明军很可能在朱仙镇集结,主将们都是十分兴奋:终于有了与明军决战的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