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封闭城门(第1/3页)
作品:《灭明》高名衡为了开封城,便打算在城中招募青壮,但粮饷问题,依然困绕着他,没办法,只得找周王朱恭枵商量。</p>
好说歹说,朱恭枵拨了百石粮食,还有万两银子。</p>
高名衡看着这些钱粮,只能微微叹息,原本打算招募万名青壮,但这些钱粮,只够万人一日的粮食,一月的饷银。</p>
思前想后,高名衡决定招募千人,粮食可以维持十日。</p>
十日之后呢?</p>
刘泽清从朱家寨大败而回,还会派人增援开封吗?</p>
站在西城头,高名衡深邃的目光,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天命军的大营,已经延伸至西城外,虽然距离城墙很远,毕竟也是一种威胁。</p>
不知道天命军哪来的粮食……他忽地想到,天命军收割了城外的小麦,恐怕比城内支撑得更久,朝廷如果没有援兵过来,任由开封城自生自灭……</p>
想到天命军用手中储存的粮食,吸引城内的女人和青壮,高名衡越想越气,这些百姓,怎的不和官府同舟共济?</p>
为了惩罚这类无良的百姓,高名衡下令关闭城门,禁止城内的老弱妇孺出城挖野菜,在城内宣传说,城外的野菜已经被挖尽。</p>
开封城外,第一营刘云水部的骑兵,正在抓紧操训,老兵和新兵一样,都在城外风驰电掣,既是操训士兵,也是为了为威慑城内的守军。</p>
李自成却在大帐中沉思,这次第四营、第七营联合攻打刘泽清部驻扎在朱家寨的五千士兵,为了攻破大营,宋文别出心裁,竟然放弃了**,而是改用腰刀出战。</p>
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攻破了明军的大营,但也暴露了西宁**的缺点:无法突破明军的盾牌!</p>
以前用西宁**对付蒙古人的骑兵时,因为蒙古人并没有盾牌,西宁**几乎无敌,哪怕是林丹汗的精锐骑兵,也是折戟于西宁**面前。</p>
可以说,西宁**的出现,就是为了对付西北游牧骑兵的。</p>
然而到了中原,面对明军的时候,因为明军普遍配备了盾牌,西宁**多次受阻,像攻打刘泽清部大营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几次。</p>
在这个时代,西宁**绝对是先进的火#枪,然而它不是无敌的,盾牌几乎就是它的克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天命军迟早要吃大亏!</p>
李自成已经在琢磨改良的事。</p>
如果对西宁**改良,直接穿透盾牌,恐怕不太现实,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放弃西宁**,另起炉灶,直接制造出能克制盾牌的**;另外一种思路,就是设计出新的火器,专门用于对付盾牌,协助**称王战场。</p>
这两种思路,都有实现的可能。</p>
李自成起初是想直接弃用**,但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要想制造出一种全新的**,除了设计图纸,还需要技术积累,这个时代,无论是生产工艺、人的思想,还是制造精密**的材料,都是远远比不上后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