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华夏的胸怀(第2/3页)

作品:《灭明

当初将天命都督府移驻兰州的时候,李自成就在甘肃省修筑了大量的水泥道路,陇右的兰州、巩昌、洮州、陇南四府,不仅有大道与陕西、四川、青海连接起来,内部的大道也是纵横交错,府府相通,大部分县城也都通了大道。</p>

河西走廊地区的凉州、甘州、肃州,也有横贯东西的大道,加上新立的瓜州府有通往哈密的大道,干道已经全部贯通。</p>

兰州府北面,完全依靠陕西汉人移民立下了会州府,如今的会州府,也有主干道直通贺兰府。</p>

甘肃省的交通,比李自成想象的要好,而且全省主干道全部打通,失去大规模修建道路的意义。</p>

宋一鹤、陆先遥离开之后,李自成摊开华夏的大图,将目光落在山西、陕西两省。</p>

第一路桥公司的人数不多,但一直在北京周边修筑道路,现在整个河北省的道路,已经比较发达,甚至边墙内外的张垣府、大宁府,都已经通了大道,而且延伸至关外。</p>

夹在河北省与甘肃省之间的山西、陕西两省,就成了北方交通最落后的省份。</p>

因为华夏环形大道的存在,山西、陕西两省,已经有了横贯东西的干道,但南北方向,却没有干道,特别是山西省,东面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吕梁山脉,交通对南北方比较依赖,却没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干道。</p>

山西、陕西两省,还是通往关外的要道,现在漠南蒙古已经臣服,百姓归化为汉人,必须加强关内与关外的联系,让蒙古人汉化不可逆转……</p>

李自成的目光,不自觉移向关外。</p>

山西省北部,大同府已经有通往关外的大道,延伸至青山都督府的雄思府,加上河北省张垣府通往雄思府的大道,关外的大门已经打开,只是道路太少,太过依赖雄思府……</p>

西面的河西都督府即将归属甘肃省,完全切断了青山都督府的西路,北面的戈壁山与大戈壁,地势上已经阻绝了青山都督府的蒙古人,西面西南都督府的蒙古人,归化期比青山都督府更早,只剩下一个南方。</p>

如果向南方修筑一系列通道,加强与汉地的交流和融合,就能加快青山都督府的归化速度……</p>

李自成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又思索了很久,初步为山西、山西两省和青山都督府规划了主干道。</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山西省以太原为中心,修筑一条纵贯南北方向的大道,南通最南部的泽州府,北接大同府,与通往青山都督府雄思府的大道连接起来;</p>

陕西省修筑两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一条是秦直道,从西安府咸阳县开始,向北经过延安府,从榆林府越过边墙,进入青山都督府,经过五原府,最后到达秦直道的尽头,如今的九原府。</p>

另外一条,从凤翔府开始,南接华夏的西环,北通平凉、固原、宁夏三府,一直延伸至青山都督府的朔方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