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第2/3页)

作品:《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此刻见李祺侃侃而谈,心中燃起希望之火:“李驸马所言极是。只是这诸多举措,需耗费巨额钱粮”

“钱粮之事,梅大人无需忧心。”李祺自信一笑,示意随从捧来木匣,“东鲲城初建时,亦是白手起家。我们推行'以商养城'之策,允许商贾参股码头建设,按股分红;又发行'市舶券',凭券可优先获得贸易配额。如此一来,银钱便如活水般汇聚。”

说着,他取出一张泛黄的契约:“这是东鲲码头与福船帮的合作文书。短短两年间,码头税收翻了十倍,商贾们赚得盆满钵满,官府亦有盈余修缮城池。广东何不效仿?”

厅中众人传阅文书,纷纷交头接耳。琼州同知忍不住道:“可珠江口滩涂众多,航道复杂,若贸然建港”

“此事我已思虑周全。”李祺铺开另一张图纸,竟是珠江口的详细测绘图,“虎门、黄埔、香山澳,此三处皆为天然良港。可先在虎门设主港,疏浚航道,建造避风塘;再于黄埔建仓储区,方便货物中转;香山澳则设市舶司,专管番商贸易。”

他的指尖在地图上点出三个红点,犹如落下三枚棋子:“更要紧的是,需设立'珠江商税司',统一厘定关税,严禁地方官吏层层盘剥。如此方能吸引四海商船。”

梅应魁听得热血沸腾,却又隐隐担忧:“李驸马高见!只是此事牵连甚广,需奏请朝廷”

“梅大人放心。”李祺微微倾身,烛火在他眼底投下跃动的光,“陛下案头堆满南洋诸国舆志,开拓四海之志昭然若揭。此番我自京师启程,经东鲲南下巡视,正是要为大明商路披荆斩棘。”

他顿了顿,忽然伸手推开雕花窗棂,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扑面而来,远处海面上渔火明灭,如散落的星辰。

“珠江口乃天造地设的门户。”李祺的声音混着浪涛声,低沉而有力,“待平定安南,疏浚河道,在虎门设关,黄埔建仓,香山立市舶司,届时千帆竞发,香料的辛香、象牙的温润、苏木的赤红,都将顺着珠江黄金水道,化作京城贵族案头的珍玩、江南织坊的染料。

厅内寂静如渊,唯有梅应魁急促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