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5章(第2/3页)
作品:《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暴尚书,请您稍安勿躁。”李祺不慌不忙地剖析道,“此次价格飙升,并非人为囤积或操纵,实际上是市场对棉花和羊毛的需求激增,供需失衡所致。”
“近年南洋贸易日益繁荣,众多士绅商贾纷纷投身纺织业,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增总数逾三万家,仅江南一地便新增两万家。其中,规模宏大的纺织厂更是不惜重金,雇佣数以万计的员工。”
“国朝近年风调雨顺,棉花产量同比增长十几倍,羊毛产量亦然,然而相较于市场的庞大需求,这些增量仍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棉花和羊毛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李祺递给朱标一份详细数据,以数据为证,更有说服力。
“新增三万家工厂?”
承天帝朱标与众大臣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惊叹于这个庞大的数字。
纺织业的门槛本就不高,只需几台机器便可开设工厂,甚至一家人即可自行运作,无需额外雇佣工人。
而造船厂、钢铁厂、水泥厂等重工业,投资巨大,门槛高,非财力雄厚者难以涉足。
这便使得大明纺织业在近几年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新建工厂数量之多,令人瞠目。
“去年南洋船队带回的丝绸订单,比前年激增三倍;单是松江府,就新开了八千座纺织工坊。如今全大明的棉田羊毛,即便翻上二十倍,也填不满这窟窿!”
工部尚书郑赐眉头紧锁:“这不可能!今年江南棉产明明比洪武年间涨了十五倍!”
“可工坊数量涨了三十倍!”李祺叹了口气,“诸位不妨问问自家账房——上个月,连徽州的茶商、山西的盐商,都跑来分纺织业的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