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杀人放火受招安?(第1/3页)

作品:《逆水行周

大象二年六至七月发生了几件震惊天下的事情。</p>

上月底安州叛军攻陷襄州州治襄阳,襄州军土崩瓦解行军元帅王谊兵败身亡,只剩一同平叛的行军总管崔彦穆率领荆州军在樊城隔江与叛军对峙。</p>

消息传来一片哗然,六月中旬襄州军大败已经够震惊得了没过几天那个号称坚城的襄阳城竟然被攻破了!反叛的安州军如今囊括安、黄两州总管府全地域以及襄州总管府过半地盘,当真是气焰嚣张!</p>

然而更大的大新闻还在后头:七月中旬,行军元帅韦孝宽率军与尉迟迥率领的叛军在相州州治邺城决战,朝廷大军惨败!</p>

战败当日消息便日行千里往长安传来,而确切消息陆续也为人所知:当日大战朝廷大军先败后胜最后又被逆转,十余万大军仅数百人逃出。</p>

行军元帅韦孝宽战阵之中受创,撤出战场数日后伤重不治!元帅长史李询及其所辖精锐并州军三万人全军覆没,行军总管宇文忻遇伏阵亡,行军总管崔弘度及其弟弟崔弘广下落不明。</p>

监军高颎如今正与行军总管宇文述收拢败兵并发出加急文书请求朝廷火速派出援兵,否则局势难以挽回。</p>

然而把握朝政的左丞相、隋国公杨坚已经焦头烂额,三路总管府反叛,如今东面的相州总管府,东南面的相州总管府击败平叛大军,西面的益州总管府正在全力东进,还好利州刺史死死顶住否则再无回天之力。</p>

豫州、徐州、毫州总管府下辖各州正和支持相州的刺史们混战,扬州总管府又被北犯的陈国牵制,河南、淮南各处乱成一锅粥。</p>

相州叛军进攻长安还可以在洛阳或玉璧城堵截,安州叛军西进只要守住长安东南秦岭内的武关也能堵住,可若是益州的叛军再压不下去杨坚的位置怕是坐不稳了!</p>

万一三方总管从三个方向围攻上来不是顶不住,只是到时长安城里原先支持杨坚的世家、门阀还有勋臣会反戈一击诛杀他这个杨逆!</p>

就在朝廷为此风声鹤唳之时,邺城兵败消息传来的第二天,来自安州的消息传到长安随即让人摸不着头脑:安州总管宇文亮攻占襄阳后向朝廷派出的信使来到长安,说双方似乎有误会而且这襄州、黄州总管空着不像话朝廷要不要考虑下安排新的总管上任?</p>

双方打都打了还血流成河,你安州总管先袭击黄州现在又把襄州过半州郡占领,然后跟朝廷说这好像是误会,还要朝廷任命新的总管,你确定不是在搞笑么?</p>

这一个看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在长安城里掀起了波澜,因为有识之士都看出来这是安州总管在投石问路,是在示弱,看来安州已经到了极限了!</p>

正在如坐针毡的左丞相杨坚得了消息瞬间如同久旱逢甘露喜出望外!</p>

安州总管是在服软,宇文亮想从朝廷那里讨个名分好名正言顺将自己人任命为襄州、黄州总管,他似乎不再坚持杨坚是乱臣贼子,双方平息干戈。</p>

这也是杨坚梦寐以求的,如今相州军大胜后迟早南下攻打洛阳,万一安州军北上攻克荆州总管府再往北就能配合相州军南北夹击洛阳。</p>

且不说洛阳守不守得住,双方这么一夹击那洛阳以东的局势就糜烂了,相州军可以不急着西进,只要派出援军将豫州总管府、徐州总管府、毫州总管府拿下,那么叛军的根基就稳了。</p>

若是能借此稳住安州一段时间,先把益州总管王谦平定他就能腾出手来应对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反扑,等到河南、淮南局势稳定了再收拾安州也不迟。</p>

宇文亮果然是平庸之辈,就想着眼前一亩三分地!</p>

杨坚不会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收到消息当天立即和幕僚紧急磋商,第二日便派出使者经武关向东南方向的安州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