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面试(第1/3页)
作品:《逆水行周》虎林军军营,募兵处,前来投军的青年男子依次接受面试,这和招工时的面试差不多,得先让“雇主”看看应募者是否四肢健全、脑子是否正常。</p>
和往年不同,虎林军今年开始不再定期募兵,只要是有志从军的青年,随时都可以来西阳城投军,虎林军在城里以及巴口都有募兵问询处,提供各种答疑以及最初步的筛选。</p>
身有残疾影响到作战的,问询处的人员会劝退,因为对方即便去军营面试肯定是不会收的,如果是轻微残疾,例如少个手指头、脚趾头,或者样貌“狰狞”些的,都可以到军营一试。</p>
今日来应募的人不算多,所以很快就轮到张定和,他走进一个小房间,书案后的两名戎装男子示意他坐在胡床上。</p>
“名讳。”</p>
“张定和。”</p>
“籍贯。”</p>
“京兆万年。”</p>
再正常不过的开场,全在张定和意料之中,但随后的问题就不一样了。</p>
“张定和,你是如何知道虎林军在募兵?”</p>
“我在鄂州夏口听人说的。”</p>
“什么人?商人?小贩?官吏?士兵?还是寻常百姓?”</p>
“吏员。”</p>
“他们是闲聊,还是特意向你们说的?”</p>
“是闲聊,我听到了,然后打听了许久,确定之后才敢相信。”</p>
募兵人员又问张定和是找谁打听,如同抽丝剥茧般,将他的消息来源确定,做好记录之后,又继续问问题,这次就“正常”一些了:他的经历。</p>
当然可以不回答,但要为此负责,如果有案底,虎林军不会报官,但如果你隐瞒不说,日后查出来会看情节轻重另行处置,至于其他的往事,说不说都行。</p>
张定和没打算隐瞒什么,他一直堂堂正正做人,所以将自己的经历简要介绍起来。</p>
他今年二十五岁,是京兆万年人,在长安出生、长大,家境贫寒,但有幸读了几年书,成年后,被选为侍卫,轮值皇宫。</p>
当然,他是隋国皇宫的侍卫,前年周军入长安,控制局面之后,皇宫侍卫自然要另行处置,有的人留用,有的人被抓,有的人被软禁,有的人被遣散,张定和就是被遣散的人之一。</p>
他本来家境就不好,父母也已去世,成亲之后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他做侍卫的俸禄,媳妇则帮人做活补贴家用,被遣散后生活便愈发艰难。</p>
因为受战乱的影响农田歉收,官府迁移关中百姓到山南定居,长安周边居民首当其冲,张定和一家也不例外,来到千里迢迢的江南鄂州定居。</p>
他们夫妇年轻力壮,在鄂州州治夏口定居下来后,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张定和因为读过书,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不想终老于田间地头。</p>
听得那个战功卓越的独脚铜人...西阳王在募兵,张定和便起了从军之心,带着媳妇乘船来西阳应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