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利好续(第2/3页)
作品:《逆水行周》百济因为和周国发生过冲突,其藩属耽罗又被周国抢走,虽然迫于军事压力开放了港口,也和周国往来做买卖,但提防心很重,其国内情况对于市舶司来说,有些模模糊糊。</p>
各种消息都有,问题是这些消息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所以百济国内的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p>
百济是这样,新罗也差不多,虽然百济和新罗如今相互敌视,时不时交战,新罗也想借助周国的力量对付百济,但对方却很精明,对市舶司的商人防范很严。</p>
所以,新罗国内的情况,实际上市舶司也只是知道个大概。</p>
百济和新罗对市舶司虚与委蛇,实力更强、幅员更辽阔的高句丽,自然不会对周国的市舶司有好脸色。</p>
高句丽需要通过和市舶司做买卖,购买大量中原特产,也愿意向市舶司销售其国内产出,但戒备心很重,一直都在提防。</p>
高句丽会派出船只,满载其国内特产到琅琊港和市舶司进行贸易,虽然双方贸易额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市舶司的商人、官员,没有一个能光明正大地踏上高句丽的国土。</p>
而抵达琅琊港的高句丽人,戒备心很重,面对提问经常左顾右盼而言其他,经常装疯卖傻。</p>
既然明着来不行,那就来暗的,市舶司派出密探,或者收买各国国内人物,以各种办法去刺探东海各国国内情况,效果是有的,但需要时间。</p>
王頍如今向宇文温汇报的情况,就是市舶司这几年情报搜集的结果,但市舶司如今只是大概了解了各国的概况,绘制出简略的舆图。</p>
想要确定各国的主要城池、山川及河流的走势、军事据点等情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p>
对此,宇文温很理解,根本不急。</p>
他看着简略的舆图说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弄清楚半岛上三国的虚实就贸然用兵,一不留神,就容易伤亡惨重。”</p>
他又分别指了指百济和新罗,问:“你觉得,皇朝对高句丽用兵,这两个国家的态度会如何?”</p>
王頍马上回答:“下官以为,前期会坐山观虎斗,后期会趁火打劫。”</p>
“譬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