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8章辽泽(第3/3页)

作品:《逆水行周

待得这个燕国灭亡,冯氏的燕国(北燕)又起,却依旧无法解决辽东问题。</p>

当魏军(北魏军队)大举进犯时,燕国皇帝带着文武百官、无数百姓进行了一场大逃亡,渡过辽水,投奔高句丽。</p>

装备精良的燕军将士,向军备不如自己的高句丽军队投降,高句丽将士当场就扒下燕军将士的铠甲,拿着燕军的兵器,欢呼雀跃。</p>

东逃入高句丽的燕国君臣,很快就被“无害化处理”,而普通士兵及家属还有寻常百姓,足有数万户之众,全都成了高句丽的“新鲜血液”,以至于对方国力大增。</p>

中原纷乱,无暇东顾,让狼子野心的高句丽渐渐做大,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再想如同当年慕容燕那样随意蹂躏对方,已经不可能了。</p>

杨济看着眼前一片荒凉,翻身上马,在向导的带领下往大泽内缓缓行进,他要亲自体会辽泽的泥泞难行到了何种地步。</p>

若朝廷派兵收复辽东,走海路确实省事不少,问题在于夏秋之际海上多风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而到了冬天沿海容易结冰,不利于行船。</p>

兵者,国之大事,周国如果要对辽东用兵,不能因为一场暴风就铩羽而归甚至伤亡惨重,如此打仗形同儿戏,又会白白消耗大量精锐战兵。</p>

所以将来的辽东之役,海、陆并进是很必要的。</p>

北洋贸易公司在为海路进军做准备,而新任营州总管杨济,则要为陆路进军做准备。</p>

他来辽西是为了打胜仗而做准备,不是真来放羊的。</p>

更别说如果将来有辽东大开发,那么对于辽泽地区的治理势在必行。</p>

辽泽存在了千年,治理起来难度极大,首要之务是摸清楚相关水系的情况,才好为日后的大兴水利打好基础。</p>

杨济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但前人种树后人纳凉,该做的苦活累活,还有各种前期工作,就由他们这一代人来完成即可。</p>

风雪渐大,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逾千人的队伍很快就消失在茫茫辽泽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