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第2/3页)
作品:《逆水行周》若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不死将军林登万就会出现。</p>
宇文温为农民准备的选择,就是保住土地的所有权,将使用权出租给商社,获取稳定的地租,然后自己去做工,养活一家人。</p>
这样的选择,比起向大地主卖地卖身,要好得多。</p>
第一步,如今在永济渠沿岸地区算是完成,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确保粮食产量,让永济渠沿岸地区有充足的粮食供应。</p>
风调雨顺的时候,从外地运粮到河北销售,确实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可凡事就怕万一,要想保得河北稳定,那么河北当地的粮食产量就不能低,以便发生灾害时能保持最基本的自救能力。</p>
所以租地经营“新式农场”的商社,必须让名下农场保持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p>
这是宇文温画的红线,谁敢违反谁就要倒霉,</p>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有了马耕、轮犁、轮种的各种耕作、种植技术,新式农场的盈利前景是不错的,毕竟宇文温敢在河北实行这样的经济政策,是因为先有了山南、河南、两淮地区的成功经验。</p>
新式农场的出现,可以在总的耕地面积变化不大情况下,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而土地产出却稳中有升,这样一来,就算是变相的“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p>
不需要“发明”化肥,不需要发明“杂交水稻”,宇文温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将小农经济变成农场经济,勉强实现“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附加目标。</p>
当然,这样的改革,具体效果好得有限,但足以达到宇文温最初目的:用新式农场,挤垮“闭门为市”的庄园经济,瓦解门阀**的经济基础。</p>
为了这个目标,他可是殚尽竭虑,布置多年,如今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却不能掉以轻。</p>
因为不死将军林登万随时会出现。</p>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土地就是一切,有了土地,才有粮食,才有家,如今虽然不需要向大户卖地卖身,但把地租给奸商,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p>
只要某些稍有见识的人,点出正是因为官商勾结导致粮价多年过低,逼得农民不得不出租土地,而“幕后主使”正是向农民租土地的那些奸商,恐怕会有许多人因此怒不可遏。</p>
这个时候,再有人加以利用,扇阴风点鬼火,烽烟就冒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