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章庞然大物(第2/3页)

作品:《逆水行周

与此同时,以商社为单位,让商社雇佣百姓到草原牧羊,趁着有官军“看场子”,在草原上放养大量牛羊,秋末随着官军返回河套地区。</p>

如此,既可以就地给官军提供食物,也可以获取羊毛。</p>

商社雇佣百姓牧羊,主要养的是细毛羊,以此开展毛纺织业,到时候各种毛纺织品连同奶酪制品,经由黄河运抵关中,以此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还能创造不菲的经济利益。</p>

不仅如此,九原往上游的灵州,丰水期河道一样能够通航,那么借助火轮船的力量,黄河“几”字形的河段(中游),就能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p>

形成一个弧形防线,抵御草原骑兵南下。</p>

如此一来,“几”字的内侧,也就是所谓的“内套”,朝廷就可以大力经营。</p>

内套,这里有后世所称“毛乌素沙地”,也有“鄂尔多斯草原”,内套加上九原、绥远所在的外套,合在一起,就是“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那个“河套”。</p>

除去河套不说,黄河中游航线开通,沿岸地区的物产,可以经由水路外销,这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p>

只要认真经营十余年,河套地区就会成为塞上粮仓,能够承担起当地驻军的军需,直接将周国的边防线稳定在阴山山脉一线,届时,陇右、并朔地区,就不会老是被突厥骑兵骚扰。</p>

千百年来,受限于后勤消耗的问题,中原国家空有丰富资源,要对边疆用兵却承担不起常年消耗,中原虽然是个庞然大物,却无法高效、低成本的向边疆投送兵力。</p>

现在,不一样了,</p>

前景是如此美好,以至于宇文温越想越高兴,却被耳边传来的轰鸣声拉回现实。</p>

循声望去,只见码头边上耸立着的蒸汽起重机正在运转,这座新搭建的起重机为臂架式,起重臂为铁制,以铁缆悬挂,看上去是比大象还要高大的庞然大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