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3章硝氏兄弟续(第2/3页)

作品:《逆水行周

许绍看过相关报告,所以知道去年相州官府是如何拓宽运河的:直接在运河岸边,每隔一段距离就埋入定量的“烈**”,然后引爆。</p>

据说那一瞬间,长达数里的河岸同时“沸腾起来”,烈**直接把河岸炸“烂”一大截,青壮们再将河岸拓宽简直是轻而易举。</p>

因为有了‘烈**’的帮忙,运河拓宽工程很快(相对)便完成。</p>

又因为邺城本身就有生产‘烈**’的能力,所以为河北地区的许多大型工程、以及矿山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此,许绍掌握许多第一手的数据,这让他对‘烈**’的重要作用颇为感触。</p>

之前就已经有‘猛**’,这是名为“苦味酸”的化学品,而如今出现的‘烈**’,则是另一种化学制品。</p>

许绍作为门下高官官,位列宰执,当然知道烈**的底细,虽然他不知道烈**具体的制作工艺,却了解其主要成分。</p>

那就是硝氏兄弟:硝酸/**,以及硝化棉。</p>

按照特定工艺,将甘油用硝酸处理,就能得到硝酸硝酸/**;同理,按照特定工艺,将棉花用硝酸处理,就能得到硝化棉。</p>

**先问世,所以是“兄长”,而“弟弟”硝化棉的脾气同样火爆,极易发怒,一旦发作,就是剧烈的爆炸。</p>

正因为如此,硝化棉又有别名“火棉”。</p>

“硝氏兄弟”有成为烈性**的潜质,但“俩兄弟”的脾气真的很差,所以生产、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只要操作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让这俩兄弟“暴跳如雷”。</p>

技术人员花了极大的代价,才驯服这俩兄弟,许绍不明白具体工艺是什么,却知道五庄观首任观主刘杨,就是在驯服硝化棉的时候发生意外,导致脊椎受伤。</p>

这还算好的,为了驯服“硝氏兄弟”,至少有近二百名实验员在十余年间的各类实验事故中丧生,又有许多人因为实验事故致残。</p>

如此惨烈的代价,让局外人许绍看了都觉得触目惊心。</p>

所以,当给予这些因公(研制烈性**)死亡、致残人员以优厚抚恤及优待的一系列政策提出来时,政事堂诸公毫无异议的通过。</p>

无数人的努力,让“硝氏兄弟”联手,成为一种“复合**”,其破坏力甚至还在‘猛**’苦味酸之上,所以得名‘烈**’。</p>

“硝氏兄弟”融合而得的‘烈**’,不但本身就是一种烈性**,还能和‘猛**’联手,强国富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