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5章利益均沾(第1/3页)
作品:《逆水行周》煤气灯灯光下,衣着清凉的陈媗端详着一对白玉手镯,翻来覆去看了许久,都看不出两个手镯之间有什么区别,最后叹了口气,向坐在一旁的宇文温认输:“妾真的分辨不出来。”</p>
宇文温闻言放下手中的资料,看看陈媗,示意她用放大镜,但陈媗摇摇头:放大镜她也用过了。</p>
宇文温让陈媗坐过来,搂着对方,一起拿着那对白玉手镯,对着灯光,然后拿着放大镜观察。</p>
“看,有没有细微的气泡?”</p>
陈媗听他这么一说,仔细看了看,果然发现自己右手拿着的白玉手镯内部有细微气泡。</p>
这些气泡很细,如果不是借助放大镜仔细看的话,会以为是纹路。</p>
“原来这就是破绽呀!”</p>
“那当然,假的就是假的,总是和真品有些许差别。”</p>
宇文温搂着陈媗,一边感受着对方的光滑肌肤,一边说:“玻璃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容易掺杂些许气泡,当然,一般的透光玻璃,也就是窗户用的玻璃,因为工艺改进,气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p>
“但是,乳化玻璃因为工艺的特点,很难避免细微气泡的产生,所以用乳化玻璃制作的仿制玉器,对着强光看去,能看到里面有细微气泡。”</p>
“而乳化玻璃的透光度比真玉的透光度要高,你若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很容易分辨出来。”</p>
“乳化玻璃,其色泽、质感,足以和于阗玉媲美,用乳化玻璃制作的仿制玉器,可以说是以假乱真,日后用玉器的时候,可得多注意。”</p>
陈媗点点头,想说谁那么缺德,想到用乳化玻璃来制作仿真玉器骗人,不过她不是傻瓜,大概能猜到皇家某些秘密产业和这种事脱不了干系,于是没有多嘴。</p>
宇文温则继续给陈媗讲解于阗出产的玉石:“《史记·大宛列传》就提到过: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