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瓦良格传奇(第2/3页)

作品:《超级机器人分身

继第一艘航母“定单105”(1143.5设计方案的工厂编号,“定单105”曾被命名为“第比利斯”号,就是现在的“库兹涅佐夫”号)于当年9月开工后,1983年苏联军方决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单106”(1143.6),同样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p>

1985年12月4日,“定单106”(“里加”号)在造船台安家落户(一号舰下水,后续舰于当日上船台)。</p>

到了1988年,“里加”号船体建造成功。当年11月25日,船厂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和危险,使巨舰的船体从倾斜船台下水。</p>

1990年7月,鉴于拉脱维亚局势不稳,“里加”号被改名为“瓦良格”(Varyag)号,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于1904年2月9日在仁川海域被日舰击伤后自沉的“瓦良格”号巡洋舰。</p>

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的建造率已达68%。</p>

苏联解体后,在分家时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瓦良格”号由今天的乌克兰共和国获得(在最初的几年之内名义上仍归属俄黑海舰队)。</p>

但由于乌克兰经济状况不佳,无力继续建造,工程于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废。</p>

历史在一次证明,国家的不幸,可以直接导致美丽梦想的破灭。</p>

一个字:殇!</p>

据说,乌克兰前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竞选第一届总统时,曾面对黑海造船厂的工人们满怀信心地说:“乌克兰需要‘瓦良格’号,我们一定能建成它!”</p>

在场的所有人谁也不愿意将倾注了成千上万人心血的航母从此废弃。</p>

然而直到克拉夫丘克落选下台之后,“瓦良格”号航母依旧在舾装码头上任凭风吹日晒,没有得到拨款。</p>

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p>

这条航母本来是苏联**拨款建造的,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即以一条完整的军舰出售,而不是俄方认为的未付的30%。</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不过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却在此时报告道:“‘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p>

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p>

马卡罗夫一字一句回答道:“我需要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p>

马卡罗夫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p>

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p>

此后俄乌之间对此船仍有协商,但都是无果而终。</p>

1995年,已经成为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交给黑海造船厂自行处置。</p>

同年,库奇马访问B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