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求贤令(第3/3页)

作品:《诸侯争霸之召唤三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不过袁耀已经放弃了国号和帝号,再使用宦官有些犯忌讳,因此小德子也脱下了宦官的服侍穿上了寻常家臣的衣服。</p>

“小德子,听令!”</p>

小德子没想到袁耀在这种场合竟然叫了他的名字,顿时喜出望外,走到李耀身前,拜道:“奴才在此!”</p>

“哎,你不必如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家臣,自称为臣便可。”</p>

“别部司马陆勉查探徐州军情坐镇徐州边境也有功劳,迁为九江郡尉,赏赐千钱绸缎十匹,麾下兵马扩充至四千继续坐镇阴陵城;给庐江郡尉张须陀送去两千钱绸缎二十匹作为赏赐;给袁理、袁智、袁信三人每人送去千钱绸缎十匹作为赏赐;再令他们统计部署军功伤亡情况报上来,赏赐和抚恤稍后便会发下。就由你派人去给他们传命吧,宦官便不要用了,从袁氏府中挑选一些合适的人手听用吧。”</p>

宦官乃是依赖皇权而生!</p>

袁耀废除国号帝号后,小德子本来以为自己也会被遗弃,从而流离失所。</p>

现在听到袁耀竟然将他收为家臣,还将他留在身边做事,小德子顿时心中大喜,对袁耀感激涕零,哽咽的拜道:“诺,奴……臣领命,定不会误了主公的大事!”</p>

“嗯,退下吧,好生做事!”</p>

袁耀安抚了小德子几句让他退下,然后看向众人接着说道:“你们也都各自统计麾下部署的军功伤亡情况报上来,赏赐和抚恤在核实之后便会发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我袁耀定不会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p>

大殿众人听到袁耀之言,皆是拜道:“主公英明,我等代将士们谢过主公!”</p>

袁耀对着小德子挥了挥手,道:“酬功之事已经了解,开宴吧,今日不醉不归!”</p>

小德子施礼便从大殿退了出去,片刻之后,无数的美酒佳肴都被端了上来,众人一边品味珍馐佳肴,一边举杯对饮,好不热闹。</p>

饮宴过半之后,袁耀放下手中的酒杯,慨然一叹!</p>

张勋看到袁耀叹气,放下手中的酒杯,道:“我军大获全胜斩杀刘勋收服庐江郡之地,如今正是势头大好的时候,主公又为何叹气呢?”</p>

殿内众人听到张勋的问话也都停下饮宴,转头看了过来,袁耀见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力,道:“我之所以叹气,是因为我麾下贤才不足啊!曹丞相发下求贤令,天下贤才闻风来投,这才得以扶持汉庭讨伐四方不臣;吴候孙伯符英姿勃发,先得周瑜相助,又得到江东英杰投效,这才得以打下了如今江东的基业。我虽然略有小胜,但是麾下没有多少贤才相助,我又怎么能不发愁叹气呢?”</p>

众人无不形惭意愧,拱手拜道:“主公深谋远虑,我等惭愧!”</p>

李嗣业复又拜道:“主公既然求贤若渴,那何不效仿曹丞相发布求贤令招募贤才共治郡县呢?天下贤才若是知道了主公的求贤若渴之心,定会闻风来投!”</p>

袁耀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嗣业之言甚合我意,理当发布求贤令招募贤才,以表我求贤若渴之心!”</p>

“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皇皇于版筑、鼓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耀今提领一方,当护佑郡县造福桑梓,然感才行不足,心自揣然。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可前来自荐,耀必任用之,以图至治!”</p>

译文</p>

贤才,是国家的宝贝。古代圣明的君主辛劳地寻求贤才,就如殷高宗对于傅说、及周文王对于吕尚的访求那样,那两位君主难道是才智不足吗?他们急切地在筑墙的和屠夫之类人中间求贤,大概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贤才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鸿鹄能够飞得高远,因为它们有翅膀;蛟龙能够腾飞跳跃,因为它们有鳞鬣;君主能够把天下治理好,是因为有贤德的人才辅佐。我袁耀如今提领一方,当护佑治下郡县造福百姓,但是我感到我的才行不足,因此心中十分不安。乡间和草野的人士中,只要品德操行和文化技能方面有值得称道的,都可以来我这儿自荐,我一定会任用你们,以求达到天下大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