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曹荀相会,王钊安抚杨氏(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召唤称雄》曹雄听了荀攸的话,摆了摆手,感慨的说道:“公达啊,你知道…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交战,屡败屡战。可是…为什么到了最后,却说汉高祖夺了天下?西楚霸王项羽却自刎于乌江?”</p>
荀攸愣了一下,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那是因为…高祖用了淮阴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p>
曹雄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对!但也不…全对!淮阴侯韩信本来是项羽的部将,但韩信却离开项羽,投奔刘邦。而刘邦却将…军权托付于韩信。这才有了…昔日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证明了一个道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当属英才,而英才乃是大业之本。我们在来看看那王钊,麾下一位房玄龄,便将冀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足矣可见…房玄龄又宰相之才。”</p>
荀攸听完之后,恭恭敬敬的给曹雄鞠了一躬,郑重的说道:“主公…这番,足矣让人…幡然醒悟。”</p>
曹雄对着荀攸催促道:“公达,走吧。”</p>
荀攸愣了一下,跟着曹雄走了出去。</p>
昌邑城,大街之上。秋风萧瑟,枯黄的落叶到处飞舞。</p>
荀攸走到曹雄身后,出言相问:“主公啊,昌邑城如此之大,我们该怎么找?要不然…派遣军士,挨家挨户的进行搜索,这样一来还能快一些。”</p>
曹雄脚步一顿,突然之间停了下来,因为他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此人身穿文士长袍,面容消瘦,颌下留着三滤胡须,正从对街一路走来。这名文士还时不时的走到两旁的商铺之中,询问着什么。</p>
“主公?您为何…不走了?”荀攸有些奇怪,赶紧问道。</p>
“公达,你快看…那个人给我的感觉…很不一般。”曹雄伸手指向那名文士。</p>
曹雄看人一向很准,从人的相貌之中,就可以知道,他是忠是奸。</p>
荀攸顺着曹雄的手,放眼望去。猝然之间,荀攸瞳孔猛然收缩,惊讶的叫道:“这……这不是文若吗?主公!他就是荀文若。”</p>
“什么!这是真的吗?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曹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赶紧走上前去。</p>
“这位先生,在下…曹孟德,久仰先生大名,能否…入府一叙?”曹雄走到荀彧身前,恭恭敬敬的施礼道。</p>
荀彧转过身来,从头到尾的打量着曹雄,笑着开口:“哦,请问…孤身刺杀董卓,又举起义旗的曹雄,找我这个山野村夫有何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