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诸葛亮竹林嬉戏,巧遇二乔(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召唤称雄》苏烈走上前去,坐在了王钊的对面,出言询问道:“大哥啊,到底…有什么事情?如此的重要,连…嫂嫂都不管。”</p>
苏烈想来,王钊毕竟昨日…刚刚大婚,应该和貂蝉如胶似漆才是。为什么却在第二日,就要着急的处理事务?</p>
王钊看着苏烈,缓缓出言询问道:“三弟啊,我今日找你前来,正是想…问问,我们在冀州,总共有多少兵马?粮草是否充足?军心如何?”</p>
王钊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只不过…就是想了解一下罢了。</p>
王钊的三连问,让苏烈愣了一下,想也不想,扳着手指,缓缓叙述道:“那我…来给大哥算算,在渤海郡有两万步兵,三万水军,分别由太史慈.周泰.蒋钦三将统领。在河间和中山两郡,各有一万步兵,分别有凌操,董袭二将统领。在信都还有一万五千步兵,由陈到统领。在常山郡,还有一万步兵,有李典统领。在邺城外.军营里六万精兵,以及一万五千岳家军。冀州军团总计有十四万兵马,三万水军。”</p>
“什么?当真有那么多?”王钊震惊的叫了出声,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p>
“大哥,我这可是还没,把你的六千亲卫算在里面啊。还有…冀州将近五万的屯田兵,我都没有算在里面。”苏烈笑着说到。</p>
王钊感觉到了鸭梨山大,冀州军团不算水军的话,将近十五万人马。</p>
“呵呵,大哥,您忘了。我们在还占据了青州平原郡,那里还有着狄青的一万兵马。”苏烈继续出言提醒。</p>
“是啊,冀州应该休养生息了。”王钊长叹一声。</p>
“大哥,别怪小弟多嘴,我们自从渤海起兵以来,几乎是天天是打仗。将士们…身心都有些疲惫。我建议…能否停战数年?”苏烈看着王钊,不经出言建议道。</p>
“三弟啊,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军日后大的战略方针,就是要修养生息,发展民生。但是…军队的操练,绝对不能放下,甚至是松懈。我们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厉兵秣马,打造攻城器械,还有…告诉将士们,不要怕吃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王钊特意叮嘱起苏烈。</p>
“好的!我绝对不会松懈对军队的训练,这一点…请大哥放心。”苏烈拍着心口,向王钊保证道。</p>
“三弟啊,军中的粮草,是否充足?”王钊继续询问道。</p>
“这一点…正是因为有土豆的关系,我们冀州…才能养活这么多的军队。说起来,这个土豆简直是神物啊,不仅亩产七八百斤,而且还容易种植,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成熟了。”苏烈看着王钊,眼里满是崇拜的神情。</p>
“这就好。”王钊不经有些庆幸,当初谁能想的到,这个土豆发挥了那么重要的作用。</p>
“三弟啊,军队之中,可有一些…不良风气嘛?”王钊想了想,继续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