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崔琰和崔林郭嘉的分析(第3/3页)
作品:《三国之召唤称雄》“两个人?他们有没有说~他们的名字?”王钊惊疑不定。</p>
“有!崔琰,崔林。”</p>
“行,让他们进来吧。”王钊微微点头,放下手中的竹简。</p>
“好的。”</p>
——</p>
“清河崔琰,字季珪,拜见袁公!”</p>
“清河崔林,字德儒,拜见明公!”</p>
王钊细细的打量着两人,崔琰身穿深褐色文士长袍,头戴褐色贤者冠,相貌俊美,眉目疏朗、最特别的是,他的胡须,长达四尺。</p>
比关羽的美髯须,还要长一尺!</p>
崔林身穿浅绿色文士长袍,一双浓眉,不怒自威,身材中等偏瘦,年约三十上下。</p>
“哈哈~两位快快请起,不必多礼。”</p>
“多谢袁公(明公)!”</p>
“两位,都请坐。”</p>
“福伯,上茶!”王钊朝着外面,大声喊道。</p>
“多谢!多谢!”崔林有些受宠若惊。</p>
“季珪啊,你认为~当今天下如何?汉室又如何?”王钊故意这么问,想要考考他。</p>
“袁公,当今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并起,战乱不断,百姓~更是流离失所。”</p>
“在下研读《论语》、《韩诗》。到了二十九岁时,与公孙方等人结交,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了没有一年,徐州的黄巾军攻破了北海。”</p>
“我在青、徐、兖、豫四州郊野,向东到过寿春,向南也到了长江、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到清河。”</p>
“这四年~我经历了太多,也亲眼目睹了太多~悲欢离合。”</p>
“汉室~自从董卓进京之后,便声望大减。天下百姓~无一不是翘首相盼,能有一位明主,站出来,还天下太平。”</p>
“而袁公,首先举起义兵,反抗董卓暴政。其次,您在冀州,施行屯田,恢复生产。您爱民如子,亲自施粥。”</p>
“崔琰不才,愿意凭借我一身所学,辅佐主公,结束这乱世!”崔琰猛然站起身,走到王钊身前,深深的鞠了一躬。</p>
“崔琰从弟,也愿意出仕明公,尽~绵薄之力!”崔林也走了出来,对着王钊,行拜主之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