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长孙无垢登门,两个聪明人的对话(第1/3页)
作品:《三国之召唤称雄》“中策?难道大王认为…我贾文和,故意常拙?”贾诩愣了一下,反问一句。</p>
“大王,如我所料。现在杨林老将军,已经被押送至长安。”</p>
“如果……大王真的想要救杨老将军,在不出动大军和吕布决一死战的情况下,只有这个办法。”贾诩说话有理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逻辑思维入手。</p>
贾诩善于观察人心,他看的出来,袁绍是陷入一个两难之地。</p>
救杨林,除非出动十万大军攻打虎牢关!</p>
倘若不救杨林,就会让杨氏一族产生怨恨,不利于冀州的安定团结。</p>
樊梨花身穿身穿特制贴身麒麟铠,凹凸有致的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站在袁绍的身后,静静的聆听。</p>
“梨花,这件事…你怎么看?”袁绍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答,反而是询问樊梨花的想法。</p>
“大王,从军事上来说。大都督所做的一切,合乎常理。因为当然杨林已经被俘虏,押送进入虎牢关。”</p>
“倘若真的出兵相救…虎牢关城高,乃是天下第一雄关,足可以抵挡十万精兵。”樊梨花沉吟一会,抱拳行礼,娓娓道来说出自己的看法。</p>
“文和,那依你之计,我该派出谁?前往长安。”袁绍当机立断,看着贾诩,问道。</p>
“御史崔琰!”贾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p>
“崔琰?为什么是他?说说理由。”袁绍看着贾诩,刨根问底道。</p>
“大王,您难道忘了。您和吕布的恩怨?”贾诩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p>
“你是说…派出心腹重臣,有可能会被吕布给杀了泄愤?”袁绍用一种肯定的语气。</p>
“没错,臣正式担心。”</p>
“崔琰,乃是崔家之人。在灵帝时期,它们家族曾经有一人,花钱买官,当上太尉,后来被人弹劾。”贾诩娓娓道来,叙述道。</p>
“这件事我知道。我当时为了躲避党争,和张让,就辞官归隐。”袁绍微微点头,了熟于心。</p>
“再加上,崔琰此人,性情刚烈,直言不讳,绝对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贾诩还有一个理由,他没有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