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煜国之真经!印度就是这样的!(第3/3页)

作品:《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那种东西。”】

【“甚至还不如我煜国本土发展出来的经文!”】

【“中原文化碰撞而出、互相交融着的精华。”】

【“又怎是西行之地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是和尚在抵达了印度,翻看了那经文后,所产生的第一想法。】

【也正是如此。】

【他才会将陛下保佑刻在心里。】

【因为佛祖不见得能够保佑他。】

【但是陛下可以!】

【而在陈怀信询问的时候。】

【他也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就连那沿途的风土人情、所遇到的一些自然灾害、他都没有半点隐瞒。】

【他的回答让陈怀信很是满意。】

【不过。】

【当询问着。】

【那印度的军力时。】

【和尚却沉默了好一会儿。】

【“回禀陛下。”】

【“小僧也不知晓。”】

【“那印度军事实力如何。”】

【“他们看起来人好像挺多,但装备却非常的差。”】

【“他们看起来气势似乎很足,但打起仗来……乱七八糟的。”】

【和尚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但这番回答。】

【反而让陈怀信笑了起来。】

【“若是如此。”】

【“那就没错了!”】

【“印度就是这样的!”】

……

【靖平二十年,一月。】

【和尚所带回来的消息。】

【让佛教再度得到扶持。】

【顿时。】

【那道强佛弱的局面。】

【又一次恢复了平衡。】

【虽然。】

【道教与佛教。】

【都很是清楚。】

【这是朝廷故意为之的、也是朝廷最想见到的情况。】

【但他们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两边的领头人反而还松了口气。】

【“因为。”】

【“偶尔一家独大。”】

【“那倒还没什么。”】

【“可若是太久的话……可是会出现问题!”】

【这两边的领头人,还是有着很清晰的认知的。】

【两方都差不多,两方都能相互竞争,而不是一直压着对面,这才是他们这些宗教,在煜国立足的最好的选择!】

【不仅能够避免朝廷猜忌,也能够保证自己教派更有活力!】

【而且。】

【在心空大师看来。】

【现在只是暂时维持平衡。】

【那下海的老道恐怕还要许久,才能够再次返回煜国。】

【而佛教的和尚们,可依然源源不断的,向着朝廷送来远方的消息!】

【“不久之后。”】

【“又该是我佛教独大一段时间!”】

【“这些日子的仇……贫僧必定报之!”】

……

【同月。】

【陈怀信再度带来家人,在那长安城中欢庆新年。】

【而且。】

【由于。】

【长安城的客运火车。】

【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与百姓出行的方式。】

【这就导致那街道上的人流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上很多。】

【“因为这日益月异的变化。”】

【“让周围城池、乃至是、煜国边境的百姓、都对长安城充满了好奇。”】

【“而如今的出行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百姓的手中也都有了些闲钱。”】

【“于是。”】

【“他们便趁着新年。”】

【“来长安城看一看。”】

【陈怀信在跟长子讲述着。】

【这应该是属于旅游的雏形。】

【只不过如今的煜国,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他也不打算加快推进此事。】

【哪怕他知道,旅游带来的收益,甚至比得上商税,但他还是选择顺其自然。】

【“毕竟。”】

【“不是所有事情。”】

【“都适合插手加快发展的。”】

【“社会没能够发展到那种程度……就真的只能够慢慢等待。”】

【陈怀信看着长子,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他培养的长子,虽然对于百姓的重视,会超越前承的所有皇帝。】

【但是关于后继的传承,哪怕他很想要改变,可现如今依然还是只能帝制!】

【因为。】

【如今的政体变革。】

【已经达到社会所能接受的极限了!】

【若是要再加快的话……】

【恐怕就连百姓都要质疑他了!】

【而跟在他身旁的长子,并不知晓自己的父亲想了什么。】

【他听着父亲的讲述,看着周围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今已经十五岁的长子,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已经远超于小时候,那所发表的一些看法,就连他这个父亲,都要偶尔沉思一下。】

【在他们旁边的姬长薇,看着父子俩人这般平和的聊着天,那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虽然说。】

【在她看来。】

【这父子俩在外的相处,似乎有点不太像是皇室之人,甚至比平民之家,还少了一份的尊长观念。】

【但她怎么看怎么舒服!】

【“或许。”】

【“这就是未来煜国皇室的独特风气吧!”】

【姬长薇在心中想着。】

【而陈怀信在与长子聊得差不多后,也最后的送给了他一番话。】

【“若是未来,国内有什么矛盾爆发,那就尽可能的将国土扩大!”】

【“你要记住。”】

【“只要基础盘足够大。”】

【“只要百姓还能往上爬。”】

【“那无论什么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