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拜师重阳宫(第2/3页)

作品:《前程夙愿

“你走吧,老夫现在要休息了。”长庚子说罢又躺下了。</p>

智祥无奈只得走出了山洞,低着头闷闷不乐的返回了小院。</p>

次日在祖师殿举行了入教仪式,开玄真人宣读了本门的十五条教规戒律,正式收智祥为全真道第十四代弟子。</p>

罗智祥恭恭敬敬的向宣庆子李龙叩头拜师,一干道士侧立两旁,气氛庄严而肃穆。</p>

执事道人走过来,将智祥的辫子解开,按大清律,留发蓄辫“儒从而释道不从”,道士穿着仍可保留明朝汉人装束。</p>

“智祥,我全真教是天下主流教派之一,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钟吕二祖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正隆四年,在甘河镇遇仙,师从八仙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内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子。本教重阳宫,与京城白云观,山西永乐宫同为全真教三大祖庭。本教奉老子李耳为‘太上老君’,以全老庄之真为宗旨,从更高的地方向老庄回归,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虽提倡“三教平等”但从未敢离道,本门擅长符箓斋醮、祈禳呵禁,治病驱邪,全真剑法与重阳气功,有内丹诸法传承。从今往后,智祥俗家名字不可再用,你是本门玉字辈儿弟子,师父现赐你道号玉春子。”宣庆子说道了全真教的来历。</p>

“是,师父。”智祥答道。</p>

两侧队列里有几个小道士在偷着乐,宣庆子目光扫视过去,吓得他们赶紧闭嘴。</p>

“玉真子。”宣庆子叫道。</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在,师父。”一个脑袋胖胖的身材矮小年轻人出列施礼。</p>

“玉春子就交给你了,带他好好熟记门规和观中起居功课等日常事务。”宣庆子吩咐着。</p>

大师兄玉真子是本地人,系咸阳城中余家少爷,原名余帆,家财万贯,平时道袍内都套有苏绣真丝**,隔三岔五的就有家丁送食盒上山,当然也少不了师父的那一份。据说每年玉真子家里都会捐献给道观不少香油钱,故此宣庆子对其也格外加以关照。旁边一个道士暗中对智祥说道。</p>

玉字辈儿的师兄弟中,武功当属大师兄玉真子最高,宣庆子一般只是隔段时间检验一下功课,具体都是由玉真子负责督导师弟们练功。</p>

随后智祥也从张道长的小院子搬到了寮房,十余个弟子挤在大通铺上,智祥是最小的师弟,自然只能安排睡在铺尾。</p>

临走前,张道长嘱咐智祥道:“本门的传承源自于八仙吕洞宾,擅长道武双修。画符祈禳,治病驱邪这些东西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是重阳行气周天功却是一定要下多年苦功,偷巧不得。弟子们入教一段时间后都可以画符,但符上无气或是注气即散,便形同废纸一张。你体内丹田真气远远超过同门弟子,但周天未通,故不能为己所用。若是循序渐进,刻苦练功,有个十年时间打通大小周天,届时以你浑厚的真气,定能脱颖而出。在此之前,需踏踏实实做功课,低调为人,免遭人忌。”</p>

“师叔祖,你可以教我重阳气功吗?”智祥入了教,就得改口了。</p>

张道长笑了笑:“不行,本门教规甚严,重阳气功只能由师徒口耳相授,当然,若生活上遇到什么难关过不去,贫道帮帮忙总是可以的。”</p>

大殿之内,玉真子代师授业。</p>

“玉春子师弟,入门第一课,就是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符箓斋醮’,这是本门入世要学的术法。符是一种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箓则是记录诸符间的秘文,它们都是天神的文字,传达天神旨意的符信,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和治病除灾,在使用时通常配以咒语来加强法力。”玉真子侃侃而谈,众弟子都在座。</p>

“真的有天神么?”智祥疑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