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李府求医上求收藏(第1/3页)

作品:《前程夙愿

日暮时分,智祥一身江湖铃医打扮,易容成中年人的形象,身背包袱肩挎药箱来到了辰州城,走进了去年来过的那家客栈投宿。</p>

“来了,客官。”柜台后之人仍是原先的掌柜刘照强。</p>

“要一间上房。”智祥望着他说道。</p>

“客官是第一次来到辰州吧。”刘照强一点也没认出智祥,看来用赖先生的胡须易容还真管用。</p>

智祥匆匆吃了点饭便早早的进房歇息了。躺在床上,他开始策划着自己下一步的行动。首先得设法潜入周至县重阳宫,去活死人禁地找长庚子问明内炼还丹的法诀,然后应该回到西安府去搜集知府刘於义贪赃枉法的证据,再交给一个清官来洗脱自己的罪名。不知道家乡那个嘉州知府窦容恂是否值得信赖,按照赖道岐的话,凡是朝廷里做官的大都不可靠。</p>

次日一早,智祥辞别刘掌柜踏上了返回周至县的路,数日后出湘渡江来到了渝州。</p>

渝州城古称“江州,巴郡。”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州城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后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三国时期,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隋文帝开皇元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宋徽宗崇宁元年改渝州为恭州,明朝时又改为渝州,渝州素来是富庶繁华之地。进得城来,街上商铺酒肆烟花柳巷,人来人往十分的热闹。</p>

智祥手摇串铃沿着巷子前行,若想日后以走方铃医讨生活,连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哪儿成。他不敢像赵伯云那样高举串铃过顶,只能选择普通铃医在胸前轻轻的晃动。</p>

鼓楼闹市街口有一家药铺,门口张贴着一张告示,围了一群人驻足观看。智祥心想不会是缉拿自己的悬赏文书吧,于是也凑近前去瞧瞧。</p>

这是一张求医告示,上面大致是说,城内善果巷李员外家的千金独女得了种怪病,现在出百两重金遍求天下名医诊治。</p>

“李大善人,年近半百,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李春兰,芳龄二八,长得像一朵鲜花。李家小姐的怪病已经请过十余位大夫了,可都没有办法治好,李大善人现在是茶饭不思,心火乱冒,喉咙都哑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人群中有人啧啧叹息道。</p>

忽闻一阵清脆的串铃声由远及近,智祥抬头望去,见一花甲老铃医身背药箱,腰悬药葫芦高举串铃过顶一路行来,看来这是一位医术相当高明的大夫了。</p>

老大夫精神抖擞走到跟前停下脚步也看了一眼告示,然后向人群打听去善果巷的路,问明后一路摇铃而去。智祥随即尾随着跟在了后面,拐了几条巷子后来到了李员外的宅子前。</p>

老大夫扭头看见了智祥,微微一笑说道:“老弟也是来给李家小姐瞧病的么,那我们同路一起进去吧。”</p>

智祥点点头,便同老大夫一起进门。</p>

老大夫上前叩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家丁探出头来,见是又来了两个大夫忙请他俩入内,领着转过回廊带入了客厅。</p>

客厅内已有数位本地有名气的大夫坐在那儿,边饮茶边讨论会诊李家小姐的病情,见新来了两名外地的走方铃医颇不以为然,一般的江湖游医给人的印象都不太好,被认为油嘴滑舌,言过其实,吹嘘的成份居多。</p>

“二位先生从何而来?”居中太师椅上坐的是一位渝州万县本地名医王锡鑫,他慢声细语的问道。</p>

“在下铃医赵学敏,钱塘人士。”老大夫拱手道。</p>

“这位呢?”王锡鑫目光瞟过智祥问道。</p>

“在下铃医高升,四川嘉州人士。”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好取一个化名,智祥灵机一动学着老大夫的口吻拱手答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