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神仙传人(第1/3页)
作品:《前程夙愿》大门口有黄府的管家陶炳南在收礼,一见递过来的银票数量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宾客们随礼都是几十文钱,最多不过一两碎银而已,这俩外乡人一出手竟然是五百两的银票。</p>
“贵客,请跟我来。”陶管家慌忙起身,毕恭毕敬的领他俩来到了大厅之内。</p>
堂中太师椅上坐着一位慈祥的老者,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身穿着一件锦锻寿衣正在打着瞌睡。</p>
四面墙壁上挂满了经文字画,都是北宋紫阳真人的名句,正面是一幅张伯端的《修真图》,两边摆有其著名的《金丹诗》: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p>
陶管家手持银票在老者旁边耳语了几句然后离开了。</p>
“贵客从何而来,出手如此阔绰,不知有何见教啊?”老者见钱眼开,态度恭敬和客气。</p>
“小婿长庚子拜见岳丈大人。”长庚子似乎极不情愿的开口说道。</p>
“什么!”老者腾的站起来,诧异的打量着他,“你是长庚子?”</p>
“正是小婿。”</p>
“哈哈哈,果真是长庚子,你怎么弄成了这副怪样子?眼睛也瞎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老者开怀大笑。</p>
长庚子面色一黑,尴尬无比,只能陪着干笑两声。</p>
“当年你为了安炉置鼎炼形延寿,四处寻找有灵根的女子,千方百计拐走了老夫的宝贝女儿作道侣。一别七十多年而不能相见。就如同诗圣杜甫所言一般: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老者抱怨道。</p>
文绉绉的样子,居然是个书痴,智祥心想。</p>
“小婿一直对妙真关爱有加,只是她自己喜欢修道长生不老而不愿意离开青城山,所以长庚子独自前来探望您老人家。”</p>
智祥听着感觉十分的别扭,一个三百多岁的人管一个貌似百岁的人叫老人家。</p>
“哼,你是怎么弄成瞎子的?而且丹田被封,内丹全失形同废人。你当年的神气样儿到哪里去了呢?”老者说话毫不掩饰其厌烦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