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偃月仙鼎(第1/3页)

作品:《前程夙愿

“钨石到手,此地事已了,我们即刻连夜动身前往杭州葛岭。”长庚子说道。</p>

智祥早就想尽快赶到抱朴道院了,于是马上收拾东西并结帐房费,两人赶着马车驶出了丰城县。一路上沿着赣江官道进入鄱阳湖内,然后坐船下长江往浙江方向而去,不几日便来到了杭州。</p>

杭州西北的葛岭,群峰灵秀,古木葱郁,石室幽岩,泉流潺潺,素有“东海朝暾”之称,杭州西湖之北宝石山西面的葛岭山,是道教的名山胜地。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曾于此结庐修道炼丹,故而得名。</p>

东晋咸和初年,葛洪弃官隐入葛岭山中结庐炼丹,庵名“葛仙庵”,清朝年间更名“抱扑道院”。葛岭抱朴道院与栖霞岭黄龙洞、玉皇顶福星观合称西湖三大道院。</p>

马车停在西湖北岸上,智祥换上了那套三品孔雀官服,用意念使自己改变了容貌,看上去有如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另外雇请了一个挑夫,担着药箱包袱以及装有钨石的木箱跟在身后,朝廷命官若是自己大背小扛的则与身份不配。</p>

从西湖岸边,来到葛岭脚下,首先看到一座砖石结构的黄色牌楼。经过牌楼,拾级而上,不一会就到了抱朴道院山门。门外院墙随山势起伏,宛若一条游动的黄龙,因此有“龙墙”之称,为抱朴道院的胜景之一。</p>

两人上得山来,石阶两侧苍松古柏,清泉石流,端的是清幽而静谧。进入山门,迎面为抱朴道院的正殿是葛仙殿,奉祀葛仙翁(葛洪)。葛仙殿的东侧有红梅阁、抱朴庐和半闲堂,皆精巧别致,为典型的南方庭院式建筑。</p>

红梅阁内有木刻画廊,其中戏曲《李慧娘》的故事十分引人注目。半闲堂是南宋丞相贾似道寻欢作乐的地方,如今堂内供奉慈航真人像。道院周围还有葛仙庵碑、双钱泉、炼丹井、炼丹台和初阳台等名胜古迹。</p>

葛仙庵碑立于明万历年间,碑文用简练的笔法,流畅的语言,记述了葛洪的生平和到此结庐炼丹的经过,以及历代庙宇的兴建情况和祀典之事。院内的双钱泉,水质甘甜,传说常饮可延年益寿。</p>

葛岭顶端有初阳台,为一石砌台阁,为当年葛洪祖师观察日月之所。逢农历十月初一日,登台可望日月并升之奇景。每当晴天破晓,日轮乍起,微露一痕,瞬息间霞光万道,天边俱赤,湖水似锦,景色极为壮丽。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每当朝阳初升,登台远眺,天空如赤练,旭日如巨盘,沧海变幻,流金溢彩,堪称奇景。古人称此景为“东海朝暾”。</p>

初阳台之下有炼丹台,为葛洪安炉炼丹之处。炼丹台旁有炼丹井,是葛洪炼丹所用。水质清冽,久旱不涸。据说此井水流石上,其色如丹,游人视久则水溢,人去则减,其深与江海通。</p>

有知客小道士前来问询,智祥告知说要见方丈。</p>

不多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匆匆走来,毕竟来到的是个三品的高官,道院哪儿敢怠慢。</p>

“贫道葛道庆,是抱朴道院的监院,不知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请入殿饮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