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夜问(第2/3页)

作品:《三国辅助系统

张灵继续分析道:“咱们这有几千士兵要养。而如果要想养得起他们,以备将来之用,那么仅靠朝廷拨下来的那点粮饷肯定是不够的。咱们必须得对县里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咱们目前的情况。而要想顺利进行这些改革,那么就不能被当地人所掣肘。其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县里的吏员都变成咱们的人,只听咱们的命令。现在管县吏员极度缺乏,正是一个好机会。咱们可以直接在这些空缺上填上自己的人,将县里从上到下牢牢控制住,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够阻止咱们了。”</p>

刘备点头同意道:“充值说得有道理,那么这些位置的人选,你是怎么考虑的?”</p>

张灵把白天的想法说了出来:“据赵二说,目前县里所需要的吏员,除了少数文吏外,基本都是我的手下,而且这些手下还都是些只需要力气的人。那么我就考虑,反正咱们有士兵要养,与其让他们干吃粮,不如直接把这些吏员的名额给他们。”</p>

简雍赞道:“真是妙策。这样一来,不仅吏员的人选有了,还可以拿这些原本用来养吏的钱粮,用以弥补养兵的花费。只是……”</p>

简雍捋了下胡子,然后继续道:“虽然我接触得不多,但还是知道这些吏员中有不少陋习,比如门子索贿之类的。如果让咱们的精锐士兵长期做这个,难免会被带坏,进而影响战斗力啊!”</p>

“嗯……这是个问题。”张灵敲了敲桌子,吃了几颗豆子,饮了一口黄酒,然后继续道:“我想可以有两个办法,两种办法并行。”</p>

二人也没凑趣得问他“什么方法?”只等张灵接着往下说。</p>

张灵站起身来,一边踱步一边说:“一个方法自然是靠军法约束,但凡违反纪律的,一律军法处置。这些士兵一向听命令惯了,倒不至于制不住。”</p>

张灵又坐下来,“另一个方法就是将其中那些无关紧要,却又容易受贿的岗位,比如狱吏、门子之类的工作仍由本地人担任,咱们的人只担任那些重要的,比较依靠武力的岗位,比如巡街差役之类的岗位。”</p>

刘备问道:“这些兵是从战兵里选,还是辅兵里选?”</p>

张灵又思考了下,说:“都有。县城里面的由战兵来做,不过不能由固定的人来做。这一千人里头,每次从里面抽出一两队来执行巡逻治安的任务。这样一来,他们往往很长时间才能轮到一次,这样可以尽可能得避免他们腐化。而下面的乡亭地方……刘兄,当初咱们决定的是让战兵来驻守,辅兵去屯田是吧?”</p>

“是的”。</p>

刘备几人在刚来泰山县第一天时,就定下了让战兵继续当兵,辅兵去屯田以解决县里人力流失和田地荒废的问题。</p>

屯田这个制度其实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新鲜,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而到了东汉末年诸侯并起之时,几乎所有诸侯都相继采用了屯田制度。而曹操的屯田制之所以出名,仅仅是因为他搞的屯田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罢了。</p>

张灵继续说道:“既然他们去屯田,那么由他们组成乡亭也未尝不可,到时候直接让辅兵中的军官来兼任乡长、亭长之类的职位。”</p>

简雍问:“那么那些普通百姓所占据的地区呢?”</p>

“咱们辅兵有四千人,在本县乡民中本来就占了大头,不如直接就让军屯区与乡民的田地混置起来,让辅兵军官同时也管百姓的事……当然像三老之类掌教化的吏仍旧由本地老人担任,咱们的军官只管治安和收税,反正乡间也就这点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