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大唐钱庄的设想第三更(第2/3页)

作品:《在大唐就变强

不过也难怪他们会想偏,古代的封建社会并没有银行这种统一地金融机构,因此长期出现了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的情况,比如金银、铜钱,甚至连绢布也成了相当硬的一种通用货币。</p>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官府没有统一的金融流通机构,而民间有许多人会碰到缺钱的情况,于是民间便形成了发放印子钱这种借贷方式。</p>

不过这种印子钱往往利息高昂,逼得许多借贷者倾家荡产,因此名声很不好。</p>

但是,它的利润却是相当的可观,因此虽然朝廷明令禁止,但是民间依然泛滥成灾。</p>

甚至许多世家都看中了其中的利润,也在暗地里偷偷地放印子钱。</p>

李祐连忙解释道:</p>

“父皇,儿臣所说的钱庄,和放印子钱大大不同!”</p>

“我这种钱庄,百姓们可以把多余的钱存进来吃利息,需要用的时候再取走。这样既可以避免了被偷盗钱财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多拿利息,对百姓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啊!”</p>

“当然了,除了存钱取钱业务外,钱庄也会开设借钱的业务。但是我这借钱的利息十分合理,比民间放的份子钱可要低的多。”</p>

看见李二听得很入神,李祐继续说道:</p>

“我知道父皇对民间的份子钱深恶痛绝,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屡屡禁止之下,份子钱依然广泛存在呢?”</p>

李二沉声道:“朕当然知道了,那是因为有部分人或者店铺缺钱用。”</p>

李祐一拍手到:</p>

“对啊!很多人都会遇到急用钱的情况,那么等我的钱庄成立后,这部分人的需求就会得到解决,而且他们还不需要支付太高的利息。除此之外,那些放份子钱的生存空间也就会被挤压没了,这不正是父皇所想的嘛!”</p>

李二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方才朗声道:</p>

“嗯,你说的有道理,钱庄的存在确实有许多好处,朕准了,就由你来负责这钱庄的运营!”</p>

末了,李二又仔细地叮嘱道:</p>

“借贷利息一定不能超出百姓的接受范围,朕可会一直盯着你这钱庄的!”</p>

“儿臣知道!对了,还有一事。钱庄成立之初,我怕百姓们心里会有顾虑,会出现借钱多而存钱少的情况。因此我那五万贯恐怕不够用的,不知父皇……有没有兴趣入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