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赐名,折冲军(第1/3页)

作品:《大秦:君临天下

“禀陛下,由三年以上的军事训练生涯,从而组建起来的七万新式军队,陆续抵达关中咸阳一带。”</p>

率先出列左丞相李斯,站在殿内的正中间,禀告道。</p>

自从上一次的早朝过后,满朝文武默认天子开始掌权,凡是一切军政国事,已经渐渐过度到立政殿。</p>

“那么,至少拥有三年军事训练的人,加起来共有多少名?”</p>

七万兵力是之前制定的规模,赢彻自然是直接略过,转而一问道。</p>

“回陛下,天下各地加起来的话,约莫在四十万名上下。”</p>

不明白天子的用意何在,李斯带着一道心底里的疑惑,准确说出一个大概值。</p>

“四十万名上下,必然成为今后的中坚力量,改革全国兵制的基础。”</p>

听到这么一个数值,赢彻稍微的点了一点首,脑海里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p>

大秦内部之所以形成虚弱,那是因为地方上的掌控力不足够,主力又陈兵在边境和南疆一带。</p>

“陛下特意问了一下人数,其中,究竟有什么用意?”</p>

联想起那七万精良的退伍军人,尉缭又看了一眼前方的天子,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p>

如果征召那四十万退伍军人,即便采用天子半战半休的方式,时间一长之下,依然会拖垮中央的财政。</p>

“冯卿,后勤方面的粮草器械,可已经准备妥当?”</p>

随即,赢彻将目光望向另外一侧,继续了解起情况。</p>

“回陛下,十万出征大军的粮草,器械方面的补充,足够支撑两个月的作战。”</p>

这一次主要负责后勤,直至战事结束为止的右丞相冯去疾,拱起双手说道。</p>

“陛下,七万新式军队集结完毕,还请陛下赐名。”</p>

就在此时,王翦继而起身出列,手持玉圭上奏道。</p>

光叫新式军队显然不合礼数,由自己来任命又涉及到**,唯有请奏天子为其赐名了。</p>

“臣等请陛下赐名……”</p>

见此,其余文武大臣紧跟其后,纷纷附议道。</p>

新式军队比起两大主力军团,本质上还是有些不同的,由天子赐名再合适不过。</p>

“既然战时听从中央朝廷的调遣,闲时加强军事训练,以及务农带来基本的口粮……”</p>

“那么,便称之为折冲军,取克敌制胜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