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四十年前的案子(第2/3页)

作品:《好强的剑气

“事情还要开始从四十年前讲起,那是我刚二十八岁,十八岁当兵,当了十年兵刚从部队转业,然后分到长安辖区的一个派出所,刚刚上岗不久,就接到了关于李青山的第一件案子,至今想起来,当年所见到的一幕都是历历在目,彷如昨日发生的一样。</p>

那时候李青山才十八岁,刚好比我小了十年,第一眼见到他是一颗比较沉闷内向的少年,那时他还是长安一家武馆的学徒。</p>

当然这都是后话,认识他也是因为当时的那件发生后,调查他时的所见所想。</p>

1977年六月初六,在农村乡下那一天算是一个小节日,派出所里也相安无事,我和同事们有说有笑的聊着天,突然一个武馆的青年闯进派出所报案,说是他师父一家被人杀死了,当时听到报案的我,顿时就兴奋起来,毕竟是转业的第一个案子,而且还是人命案,在那时,这种案件其实在全国各地关于人命案还是很多的,但在部队上除了训练,和少数的做任务,都是听指挥行事,所有的一切都被上面安排好了,不需要自己去思考,但查案不同,是一个需要自己思考的的事情。</p>

当时我们赶到武馆就发现武馆的馆主和妻子以及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儿,正是花季之年,却倒在血泊之中,三人均是死于一刀割喉,从现场情况看不到一丝的打斗和挣扎的痕迹。</p>

于是我们封锁现场,然后找报案人以及武馆之中,甚至是周围的人询问一些当时案件发生时的各自动态。</p>

事发之时正是中午吃过午饭,武馆弟子都在休息,骤然听到屋内传来惨叫声,等他们赶到后,就发现一家三口死于非命。</p>

当时由于条件落后,不像现在,就只能通过证人的证词以及现场的一些可疑迹象来查找凶手,关于现在的DNA比对,和指纹比对都还没有,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时候断案,基本上靠猜,有了证据才会抓人。</p>

根据一些细枝末节证词,李青山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根据同武馆的其他人说,李青山自幼无父无母被老馆主收留,和馆主的女儿青梅竹马,和他们一家也是其乐融融,如同一家。</p>

但是事发天正是李青山的生日,老馆主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是晚上要为他庆生,更是打算将女儿嫁给他,当天武馆里一片喜庆,吩咐下去,所有的徒弟都开始准备晚上的宴席,而在中午吃过饭后,老馆主将李青山叫入后院说是有事要跟他说。</p>

进去没多久,前面的其他土地便听到后院的惊呼声,等他们赶到老馆主一家三口倒在血泊之中,而李青山茫然无措的站在尸体中央,直到我们到来都没有逃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