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夏侯玄(第1/3页)

作品:《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夏侯玄的先祖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族祖父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

堂叔祖夏侯渊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父亲夏侯尚官至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封昌陵乡侯。

黄初六年(225年)夏侯尚死后,夏侯玄继承了爵位。

夏侯玄年轻时有名气,二十岁就担任散骑黄门侍郎,太和四年(230年),被品评为四聪八达之一。

一次,夏侯玄到宫中觐见魏明帝,因与魏明帝曹叡皇后之弟毛曾同坐而感到羞耻,面露不悦之色,而被魏明帝忌恨,降职为羽林监。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驾崩,少帝曹芳即位,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辅佐朝政。”

“由于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儿子,而屡获提拔,一路升迁到散骑常侍、中护军。”

“夏侯玄在担任中护军期间,选拔任用的武官都是当世的俊杰,后来大多成为州牧、郡守这样的高官。夏侯玄选拔人材的标准也成为了后世效仿的模式。”

“一次,司马懿向夏侯玄询问时事,夏侯玄回复了三点建议:第一,限制“中正”干预用人的权限,发挥吏部的作用。”

“这样各部门、各级官员各尽其责,克服选官过程中的流弊。”

“第二,将州郡县行政机构,改为州县两级,节约开支,办事效率。”

“第三,改革奢侈的服装制度。司马懿认为这些建议都很好,但以这些都是旧习,一下改变不宜,且要等待贤能的人来解决为由没有施行。”

“夏侯玄又写信给司马懿,称既然看到了这些弊端而不去实行改革,真让人难以理解。””

“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授给符节统领雍州、凉州等地军事。”

“夏侯玄征召李胜担任长史,李胜与尚书邓飏为了让曹爽能立威名于天下,劝他伐蜀。”

“司马懿想劝阻他们,但是没有成功。同年三月,曹爽西行到长安,发兵十万,与夏侯玄一起从骆谷攻入汉中。”

“汉中的守军不足三万人,将领们个个惶恐,打算坚守不出,等待涪县的援兵。”

“只有王平称,涪县距离汉中将近一千里,如果坚守,援军还未到,城池便会失守。”

“要先派遣护军刘敏率军占据兴势(今陕西洋县北),自己率军在后面拒敌。”

“如果魏军分兵攻击黄金谷(兴势东),自己便亲自迎战。”

“这样与魏军周旋,耗费时间,等待涪县的援军,才是上策。”

“刘敏便依此而行,率所领部队占据兴势,并漫山遍野插上战旗,连绵一百余里。”

“闰三月,蜀汉后主刘禅发兵救援。曹爽、夏侯玄率军到达兴势后,久攻不下。”

“这时,后勤补给又跟不上,加上蜀军援军又到,于是参军杨伟劝曹爽撤军,与李胜、邓飏发生争执。”

“此时,司马懿给夏侯玄去信,分析形势,说明厉害,劝其速速撤军。”

“夏侯玄便于曹爽商量后,五月率魏军撤退。但由于蜀军占领有利地形,魏军经过苦战才得以撤回。”

“此次攻蜀,不仅没有成功,还白白折损了大量的军士和物资。”

“此后,夏侯玄和曹爽常因此受到众人的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