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从瞎毡开始二(第3/3页)
作品:《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也开始加税,军兴而用益广,前为三司使皆厚赋暴敛,甚者借内藏率富人出钱,下至果菜皆加税。今关市之征戾于古矣,鲁薪蜃蛤,匹夫匹妇之利皆征之。</p>
这是仁宗朝,三司使是清臣叶清臣!</p>
但为了反抗元昊的入侵,不得为之。可恨的后世还有许多汉人子孙拼命讴歌元昊民族独立精神。独立吧,最好将子子孙孙杀光抢光,中国瓜分一空,那才叫民族独立!</p>
郑朗在太平州与杭州谋划了很长时间,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这场战争,但一半原因,就是为了让国家多一些支持战争的钱帛与粮食。</p>
但肯定不够的,就算正常年间,一年给朝廷支持一千万贯,放在西北那么角落里?</p>
所以打算在泾原路实施王韶的政策。</p>
有了钱奖励,能刺激将士的士气,也能给国家节度经费,减少后方百姓的压力。</p>
但只要这一仗打好,大批将士经过血火的锻炼,国家在二十年内,有将可用,有士可选。</p>
这一切,正是从瞎毡开始。</p>
“学士,赵将军将麻毡与党留部击败,瞎毡也不敢前来渭州。”</p>
“为什么?”</p>
“求和可以,虽然学士名声好,可他是蕃子,未必能相信学士,会害怕来渭州让学士将他本人扣下。”</p>
“必须让他本人来,不来他就不会彻底折服。所以我不但让赵珣率领三万军打讨灭,另外还让景泰前来,在后面掩杀。这一战必须将瞎毡杀得心寒,而且你看,”郑朗指了一下地图。</p>
瞎毡控制的区域并不大,后面是他父亲,不提了,那不是他的领土,将来也不是,唃厮啰死了,会留下给他同父异母三弟的。东南便是羌人的地盘,东北是宋朝的地盘。</p>
“灭了麻毡党留等部,离龛谷只是一步之遥。”</p>
“好象还有很远。”</p>
这是一笔糊涂账,党留与麻毡两部居住在陇山之西,德顺州与秦州的交界处,揆吴川一带。</p>
附近有许多部族,北边有郭斯敦、党留陈克节等族(静宁境内),往南去有大王、铎那斯、穆宁、苏嗢、安家等族(庄浪秦安境内)、东南有延蒙八族(华亭境内)。</p>
原来这里不属于宋朝,咸平六年曹玮奏陇山西首领秃逋等纳马立誓归顺宋朝,到了景德元年,陇山外王家狸家延家三族归,景德三年,渭州鄂克延家率三千余账,一万七千余人,献无数牛马归顺朝廷。祥符七年,曹玮诱使郭厮杀唃厮啰舅父赏样丹,献南市城,于此筑静边寨。自此顺德军名义上全部臣服于宋朝。</p>
但实际在中间大部分地区,宋朝控制能力有限,半羁縻状态。</p>
比如这个麻毡与党留族虽是在宋朝控制的境内,可是臣服于瞎毡,宋朝一直无法真正对其管理。</p>
越是这样,郑朗越是要对这片地区下手。</p>
“你再想一想。”</p>
常明德想了半天,忽然说道:“我明白了,这里临近瓦亭川(葫芦河),水草丰美,人口密集。一旦将这些部族歼灭,等于是破开瞎毡的前线。就象西夏万一破开我们在泾原路前面的防线一样,后方立刻变得很危险。瞎毡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所以被逼之下,只好向我朝投降。一旦投降,唐朝设的兰会等州境内就能畅通无阻,也便于行商。”</p>
“不错,不错。”郑朗夸道。</p>
自己推测出来不算本事,历史上赵珣只率领两万人,破掉麻毡与党留二族后,仅劝了一劝,瞎毡立即臣服。况且此次又增了一万大军给他,后面还有一些后手。</p>
所以才分析出原因。</p>
常明德不知道历史走向,能看出来还是不易的。</p>
又说道:“所以让你劝他亲自来德顺军城来献降,这几天你想好了说词,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也关健到我在泾原的大计。”</p>
“我一定尽力。”</p>
“不是一定,是必须,你再看龛谷西边。”</p>
“西边,西边是西夏控制的区域……”</p>
“上阵打仗,我不及,可说经济之道,元昊会远不及我。西边啊,很重要,若是市易法开始,我会让元昊头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