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我的名(第3/3页)

作品:《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郑卿,国库一直空虚。”</p>

“陛下,可以慢慢来,只要大家意识到这些弊端的存在,慢慢调节,国库迟早会充盈。”</p>

赵祯还有些犹豫不决。</p>

一旦借钱,不但这笔款子要偿还,以前的款子也要偿还,那不是几百万贯,而是一千多万贯。其实郑朗也在妥协,赵祯减免全国税务,这不是指科配与商税,而是指两税,减少了农民的税务,科配未动。似乎并没有掀起多少浪花,将这些以前借的钱认了账,这些大户与富强会不会领情呢?</p>

忽然太监带着福康公主进来。</p>

小姑娘抑起头看着郑朗,说道:“你写的那个贴子我一直看不懂。”</p>

“去,朕与郑卿正在说正事。”</p>

“陛下,无妨,我重新写给公主殿下看,”郑朗说道。赵祯看似什么不会,实际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这事儿得让他慢慢去想,自己不能逼。拿起笔,重新书写。</p>

上次临摹的是赵孟頫《归去来兮辞》贴。</p>

并且讲解了运笔方法,笔锋转侧的规律。这次当着面郑朗认真书写,一边写一边讲解。</p>

也没有指望福康公主会写好它,偶尔说一说,能起来作用,但起的作用不大。况且心中臆测赵祯之意,也未必想女儿学好这字,言外之音才是赵祯看重的。</p>

“你也写这种体?”</p>

“殿下,臣不是,臣写的是另一种体。”</p>

“让我看一看。”</p>

这是胡闹,可赵祯没有杜止,郑朗不是死板的大臣,但这也是赵祯看重的地方。作为当朝宰辅,最简单的要学会变通,什么情况下什么应变。如果象石介,国家糟糕了。</p>

“殿下,你看一看可以,但不能学,”郑朗好心劝道。自己的书法准确是米体,只是最后演变之下,稍稍收敛一点。说得简单,这一收敛许多书法结构都要做调整的,其实它已经不是米体字的范畴。</p>

但那种放达与意趣依然保留着。</p>

这个小公主无论如何是学不来的。</p>

写了一行字。</p>

福康公主说道:“我来写。”</p>

“好。”郑朗将毛笔交给她。</p>

福康公主半跪在椅子上,写下三个字,赵念奴,说:“这是我的名。”</p>

郑朗脸色巨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