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站队上(第2/3页)

作品:《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郑朗回信说同意,率军翻越武当山西侧余脉,向竹山出发。</p>

去兜张海军的后路。</p>

到了竹山县,军民夹道欢迎,一是郑朗在民间声誉不错,二是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在此留下很好的政绩,司马光是郑朗的子弟,一任为官,留芳百世,竹山百姓至今依然在思念司马池。</p>

其实郑朗这一行,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隐隐地有了后来岳家军一些影子,同样也隐隐地替宋朝军队正名。这便是基础。往大里说,便是动援群众的力量,排斥**先生早朝的精英理论,这是辛亥革命失败与太祖成功给他的启发,着重发动群众参与!</p>

没有进城,就在城外一片荒地上扎营。</p>

张海义军听闻郑朗军队渐渐逼近,很是无奈,将军队不得不迁向金州西边的凤皇山。实际随着郑州朗军队向西,房均二州**功能再次全部恢复。不过宋军到达竹山,离张海部也不远了。</p>

扎好营地,郑朗委拒房州与竹山官员的邀请,与往常一样,就在军营里与兵士同吃同住,这让一干官员羞愧万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天色渐暮,三军开始休息,明天还要赶路,直扑汉水上游,抄向凤皇山的南路。张海部逃,南北夹击,不逃准备负隅顽抗,就在凤皇山就地剿灭。郑朗也准备休息,兵士又来禀报:“相公,外面有一人自称张海,要求见相公。”</p>

郑朗与狄青对视一眼,皆有些讶然,心里想到,还真来了?</p>

一道走出来。</p>

营外一个大汉跪在地上,四周几十名宋军如临大敌。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凶悍,不过民间有种种传闻,让诸将士心中紧张。郑朗看了看,认识,差一点将自己活捉,怎能不认识?</p>

“小民参见郑相公。”</p>

“嗯,你打算真降?”</p>

“小民出于无奈,一些狗官想占我妻子,刻意苛剥小民,最后走上错误的路。如果朝廷处置,请处置我好了,全是小民的错,与其他人无关。”</p>

“那我问你,你妻子现在何处,听闻你起事之始,有二十余盗,他们又在何处?这些人不前来,让本官如何看到你的诚意?”</p>

“听娘子说,是郑相公让我前来的。”张海硬着头皮答道。</p>

“错,远远不够,想要投降朝廷,你们才开始谋反作乱的那几十人与你家娘子必须一起来。”</p>

“郑相公,你为何出尔反尔?”</p>

“我是下过命令,只要投降朝廷,既往不究。可是命令下了很多天,你们仍然不向朝廷归顺,继续反抗。我大军西行一天,本官看到你们的诚意便少了一天。你还是回去吧。”</p>

郑朗说话声音很轻,可话音里透出无穷的杀机。</p>

内心来说,他不想招安,太麻烦,并且张海虽投降,但留了后手。郑朗直接点破,说道:“你诚意不足,本官不相信你的归顺。还有,是杀是放,你无从选择,也没有与本官谈条件的本钱!”</p>

张海沮丧的离开,来到几里路外一处密林,十几人迎了上来,问:“张头领,那个小宰相怎么答复的?”</p>

“他不是很想同意我们归顺……语气十分强硬。”</p>

“我们血战到底,怕他什么!”一名大汉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