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大宗之法(第1/3页)

作品:《法家高徒

“削藩!”</p>

一个个儒生看着第三个命题,不由的感到一阵阵头大和兴奋。</p>

头大是因为这个话题实在是太过敏感,不论藩王还是天下百姓都在密切关注。</p>

兴奋则是因为能论策一旦被采纳,就是国策,不仅可以步入朝堂,更能青史留名。</p>

想到这里,一个个儒生的面色因为激动陡然变得赤红,就连呼吸也粗重了不少。</p>

青史留名!</p>

没有一个儒生能够抗拒这样的诱惑。</p>

就连皓首,养气数十载,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安乐先生眼睛也不由的眯起。心中涌出一种渴求。</p>

立功!</p>

立德!</p>

立言!</p>

三不朽,乃是儒家的最高追求。</p>

安乐先生一辈子着书育人,这是立言。</p>

如果他的建议被朝廷采纳,那就是立功。</p>

如果能够避免战乱,让百姓安居,那就是立德。</p>

想到自己可能一书完成三不朽的伟业,安乐先生的呼吸不由变得粗重起来。</p>

削藩!</p>

老朽必定要拔得头筹!</p>

老朽定然要完成三不朽的伟业。</p>

连安乐先生这等遁世几十载的大儒都经不住三不朽伟业的诱惑,何况其他儒生。</p>

一个个儒生低垂着脑袋,或者奋笔疾书,或者是流露出思考之色,还有的儒生用自己的头颅不停的撞击着墙壁,试图让自己变得冷静。</p>

极乐童子!</p>

张玉阶!</p>

白子聪!</p>

何兆熊!</p>

一个个被称为天才,或者是才子的儒生也都是闭目沉思,权衡其中的利弊。</p>

当然因为立场的关系,每一个人心中所想难免会有些差别。</p>

比如说极乐童子,白子聪等人是站在乾帝盘的角度来思考。</p>

而张玉阶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他虽然不是藩王,但是其父也是手握重兵,割据一方。</p>

如果进行削藩,必定会首当其冲。</p>

所以,他从本心不愿意乾帝盘实行削藩之策,但他也明白这是大势,没有人能够更改。</p>

任何胆敢阻挡乾帝盘削藩的人,不论是宗亲,还是功勋,都会被他毫不犹豫的抛弃。</p>

既然没有办法反对,只有将这个事情的影响降低到最小。</p>

想到这里,他提起桌面上的毛笔,一字一顿的写到。</p>

分封之赏,乃是上古之德。更乃太祖钦定,乃是祖制,万世不可移。否则定然有违圣训,不遵孝道。。。</p>

张玉阶以孝道,祖制为切入点,展开言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