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弹劾(第3/3页)
作品:《法家高徒》想到这里,乾帝盘不由暗暗的点头。</p>
司徒朗,司徒刑之叔父也,虽无教导之责,但却有养育之恩。</p>
司徒刑不为其相隐,是为不孝。</p>
奏折内容很长,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p>
司徒朗犯罪了,司徒刑没有包庇,这就是不孝顺。</p>
这样不孝顺的人,怎么有资格位列三甲呢?故而我们一致决定剥夺他状元的名号。</p>
这个理由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可笑和难以接受的。</p>
这是什么鬼?</p>
司徒朗犯罪了,自然要接受法律的严惩,司徒刑大义灭亲,应该褒奖。</p>
但是在古代,却恰恰相反。大义灭亲,在儒家看来是难以接受的。</p>
说到底,是两种制度,两种思考方式。</p>
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现代讲法治,古人讲人治。</p>
现代的法制,和古代的法家有些类似。</p>
而古代的人治,则完全继承了儒家的思想。</p>
司徒刑虽然是儒家小圣人,但是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受法家思想影响更重一些,故而他很多行为是不被古代人所认可,接受的。</p>
司徒刑棱角分明,力争上游,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锋芒毕露,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p>
司徒刑和众人保持距离,不愿意陷入朋党泥潭,也有很多人认为司徒刑过于孤芳自赏。</p>
如此言论不再少数,其中非议最多的还是司徒朗的案子。</p>
司徒朗和司徒刑素来不睦。</p>
而且里面还牵扯到了嫡子和庶子之争。</p>
但是不论如何说,司徒朗都是司徒刑的叔父。</p>
如果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弟子遇到,必定会想尽办法为司徒朗进行掩盖。以全人子之孝。</p>
而司徒刑作为一个现代人,脑海中的第一念头,就是要将他绳之以法。给枉死的一个交代,以正国法威严。</p>
这就是古人和现代人的区别,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区别。</p>
乾帝盘脸上的怒气渐渐消除,他的眼睛中流露出思索之色。</p>
李子轩等人的奏折,在他看来也不无道理,司徒刑的行为,的确有些偏激,而且有失孝道。</p>
剥夺他的状元之名,到也不算是师出无名。</p>
但是,这封奏折来的也实在太过凑巧,就在司徒刑刚上书“推恩令”之后,就有人上书攻讦,要说其中没有联系,乾帝盘是不会相信的。</p>
“好一个以进为退!”</p>
“真是好心机,好手段!”</p>
“趁着乾帝盘责问之前,先倒打一耙。扰乱乾帝盘的视线,这几位大人背后有高人啊!”</p>
势指挥使站在那里,并没有出言,但是他眼睛中却闪烁着幽光,脑海中快速的将整个事情推演。</p>
事情并不复杂,但是对方的手段却很高明。站在道德的高度,不仅中伤司徒刑,还能将自己置身事外。</p>
高明!</p>
实在是高明!</p>
这也是朝臣惯用的手段。推波助澜,隔岸观火!</p>
如果是司徒刑只是一个常人,面对这些滑不留手,老奸巨猾之辈,自然没有办法处置反击。</p>
但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司徒刑真正的跟脚是法家。他的背后还矗立着三法司这个庞然大物。</p>
想到这里,势指挥使的眼睛中不由的闪过一丝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