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议策(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周县令是最先开口的,仅仅十日的光景他便领略到了为官的乐趣,因为招募炒茶工人,因为他颁发的收购茶叶的条例,他在闽县的百姓心中地位呈直线上升,现在出门,闽县的多数百姓见到他竟然会学着大唐人给他问好,这是他没想到的,这点燃了他那颗熄灭多年的心灯。</p>
或许跟着楚王殿下好好干,有朝一日也能名留青史,就算不能在整个大唐掀起浪花,但是在闽州在闽县会成为人人传颂的好官。</p>
周县令的计策大多都是这些时日与李宽商议出来的计策,这些商议的计策有李宽提出的也有周县令提出的,但是今日周县令提出的计策中有两条是他们没商议过的,而且还让李宽比较重视。</p>
其一,便是实行州学,毕竟想要治理好一方之地,语言是一个大问题,统一语言便是当务之急,而且在僚人之中推行儒学必然会受到大家的喜爱,毕竟僚人们也向往传说中的大唐长安,向往关中的文化;只是这教学之人欠缺这个问题,周县令没提出解决的办法。</p>
不过,能提出州学的建议,这已经让李宽很满意了。</p>
其二,便是道路的问题,虽说周县令并不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俗话,但是他看到了道路的重要性,毕竟闽州还是有许多的好东西的,可惜因为道路艰险根本就运送不出去。</p>
道路的问题,李宽想过可是修路是个大工程,就是他将所有的家财投入进去也不够,况且大唐可不是后世,在大唐只能用人力,现在他连闽州治下有多少人都不清楚又如何分派人手修路呢?</p>
不过,今日只是初始的商议,待到闽州渐渐发展起来之后,修路迟早也会提上议程,这位周县令能有此预见,看来这段时间没跟着自己白混。</p>
李宽看着周县令的目光透露出了许多赞赏,笑道:“周县令的计策不错,虽然有些计策现在不可能实施,但其中的许多计策不失为治国良策,本王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将来的闽州一定不弱于现在的长安城甚至比长安更繁荣,想想那时,诸位将受到怎样的礼遇,别说回到原籍为官就是想要成为京官也不是不可能,或许到那时诸位大人恐怕也不愿回长安城了吧!”</p>
李宽的话并未起到什么鼓舞的作用,不过周县令开了一个头,众人也不好意不开口,只是大多都是在给李宽诉苦,计策平平没什么可取之处,倒是让李宽大致了解下各地的现状。</p>
县衙中尚未开口的,就只剩下何县令了,李宽的目光再次转向他,当初那个在太原吃的脑满肥肠、养尊处优的胖子县令竟然变成了落魄不堪的瘦子,让李宽不禁感叹想要减肥来岭南是最佳选择。</p>
“楚王殿下。”见李宽的目光转向自己,何县令行了一礼,然后才说:“南安县现今在籍庄户共有两千七百二十四户,百姓万余人,这是微臣这两年统计出来的人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