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君臣议楚王(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长孙无忌的意思,他清楚,他也清楚长孙无忌是支持李承乾的,可是长孙无忌竟然当着他的面,提出李宽有争夺皇位的心思,李世民怎能不怒。</p>

要知道李宽平日的作为如何他一清二楚,龟缩在桃源村连朝堂重臣都不愿意结交,长孙无忌却说李宽要争夺皇位,他是不相信的;更何况他才坐上皇位没几年,长孙无忌就说他的儿子要争皇位,这将他置于何地了,这天下还是握在他李世民手中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夺去的。</p>

长孙无忌有后悔,毕竟这种说法应该再婉转一点;同时他又很满意,毕竟在李世民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总有成为参天大树的一天,皇帝嘛,谁不多疑呢?</p>

“陛下,微臣此言句句肺腑,如今朝廷有意招收寒门士子,而这些寒门士子却把楚王殿下当作老师对待,若是楚王殿下回京任职,恐怕朝堂难以平静啊,毕竟太子殿下与楚王殿下素来不和啊!”长孙无忌一脸豁出去的表情,仿佛是真的在为朝堂考虑一般。</p>

良久,李世民恢复了之前的平静,长孙无忌有私心,这点李世民知道也理解,而且长孙无忌的话确实给他提了一个醒,太子和李宽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朝堂取仕的寒门士子还不算多,可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五年之后,大唐必然会出现大批的寒门士子为官,这股力量对于他李世民来说不算什么,但李宽若是真凭借这股力量和太子争斗,还真是一件麻烦事。</p>

或许是从当年李宽与太子打架起始,从他对待李宽母子的态度起始,太子和楚王的关系便已僵化了,而之后更是愈演愈烈,就算他和皇后有心化解也办不到了。</p>

就在李世民回忆的时候,长孙无忌再次开口道:“楚王殿下有治理之才不假,对待寻常百姓宽厚至极也不假,可是微臣发现楚王殿下对待勋贵、对待太子是却苛刻的,而楚王殿下又是带着满腔的怨气去的闽州,此时回京恐怕会闹出大乱啊!楚王殿下心性如何,想必陛下比微臣还要了解的。”</p>

听完长孙无忌的叙说,李世民点了点头。</p>

说到李宽的性子,李世民自认自己是了解的,在他心里,他的看法与长孙无忌的看法差不多,他现在倒也认同了长孙无忌的看法。</p>

不过,他却在想过多少年之后让李宽回长安合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