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贺礼(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懂得汉语的人当即便跪下了,身边不明所以的人纷纷看向这些懂得李宽说的意思的同伴,待他们也明白李宽不满意之后,人群全跪下了,操着李宽听不懂的口音,纷纷求情。</p>
“你们在码头上脚踏实地的做工,本王很满意,可是不满意你们称呼船厂的工匠们为汉人,什么汉人、僚人,在本王眼里你们都是闽州的百姓,大家都是闽州人。你们说说,你们这样的态度本王能满意吗?大家同样都是靠自己本事吃饭的人,所以你们不用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若是有精力的,同样可以去船厂学习造船技术,若是能学会,能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王不吝赏赐。”</p>
说完,李宽便将喇叭递给一旁的夜歌,待夜歌翻译完李宽的话之后,码头上跪地的人群纷纷磕头,泪花在眼眶中打转。</p>
尽管李宽的做法是收拢人心,可是能做到这样来收拢人心,李明言认为自己没有跟错人,活该大唐江山是李家的,毕竟李氏的皇族都能这般宽厚,那大唐的陛下又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p>
···············</p>
从码头回来又过去了半个月,李宽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闽县的水泥厂炼制出来了第一批水泥,或许水泥厂还不能称为厂,毕竟闽州的水泥厂还没有当年的水泥窑洞大。不过这都是其次的,总有一天闽州的水泥厂不必长安城的差,重要的是炼制出了水泥。</p>
闽州初建所需的水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茶厂要水泥建设,船厂、码头也需要水泥,闽州的道路也需要水泥,还有庄户们的房子县城的建造,都少不了水泥,炼制水泥的工匠便成了一个大问题。</p>
李宽再次召集了众人,商议的便是人手问题,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商议,经过各方的调配才给陈老大找了两千人手,别看李宽当初收拢的战俘有一万多人,跟着他前来的士卒也有好几千人,可是放在这个只靠劳力没有机械的闽州完全不够看。</p>
就是这两千人还是李宽强行下令才凑出来的,二哥的承包队要修建茶厂、修建船厂、指点码头建设、还得修建水泥厂;船厂要伐木的工人,着手造船的工人;李宽也要建设县城的工人;更何况还有必要的军队,精挑细选出来的那一万军队是不能动的,李宽还指望这一万军队守卫闽州的安全,以后攻下台湾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好在,周县令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征召百姓做工,以工抵押赋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