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悔恨的冯盎和李世民的决定(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殿下真要做的这般决绝?”冯盎大怒。</p>
“不是本王决绝,是你冯家欺人太甚,是你冯盎太高看你冯家的地位了。之前本王在河源等着你前来谈判,你却故意拖延,将本王当成猴子戏耍,甚至连猴子都比不上,竟然把本王当成了你冯家在岭南立威的鸡;你冯盎想要拿本王做鸡,还得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p>
冯盎没想到李宽会猜到自己的想法,愣住了片刻,心中后悔不跌,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他现在才体会深刻。早知道李宽已有安排就不应该听李宽说什么故事,早早擒下李宽,到广州之后等待李世民的决定不是更好。</p>
拿李宽当作增强冯家在岭南威名的心思自然是不能开口说,不过李宽进攻广州终究是不占理的,一场争论就这样发生了。</p>
冯盎在和李宽争论,朝堂上也在争论如何处置冯盎和李宽。</p>
李宽要处置,这次李宽私自出兵攻打冯家,挑起岭南的争端是重罪,说重一点可算得上是谋逆的大罪,不处不足以定人心;冯盎也要处置,毕竟导致李宽出兵的缘由冯盎没敢隐瞒,一切皆因自家儿子挑起莆田叛乱,虽然担心冯盎的势力,但是教子无方的这条罪过还是有的。</p>
听着朝堂争论不休,李世民大怒,本来因为文武官员力请封禅,李世民很高兴,封禅乃是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p>
封禅之后,就说明了他作为皇帝是成功的,他做皇帝是天命所归的,以后没有人敢再质疑他的地位。</p>
本来是一锅好粥,却偏偏出了两三颗老鼠屎,一颗是魏征,其余两颗就是冯盎和李宽了,原本魏征就因为封禅之事力谏,惹得他老大不高兴,现在李宽竟然和冯盎在岭南打了起来,给了魏征反对的充足理由不说,还是闹得刚平静的朝堂犹如一滩浑水。</p>
心情不好,态度也自然不好,李世民一拍龙案,怒道:“都给朕住嘴。”</p>
皇帝生气了,朝堂顿时鸦雀无声,争论的两方提出的处置意见在李世民看来完全是意气用事,根本就没将实际情况考虑进去。</p>
世家出身的官员主张杀了李宽以儆效尤,毕竟挑起岭南战乱,罪同谋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就算不杀也得要贬为庶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