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一纸惊长安(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

“不吃了,你带小芷吃吧!”起身回书房,走了没两步,一拍脑袋,说:“明日,你带小芷去学城进学。”</p>

回到书房没写两个字,马周和周县令来了,李宽放下手中的朱笔,说:“本王决定让关中的富商们承包修路,你二人觉得如何?”</p>

“殿下,您早该如此下决定了。”周县令语气不太好,只因心中有气,气闽州的大户们不识抬举。</p>

见二人认同,李宽没再多说,再次提起笔,小半个时辰一篇宣传承包修路好处的告示跃然纸上,将宣纸递给马周和周县令看过之后,李宽吩咐道:“找人抄录千份,派人带回关中散发。”</p>

转眼,又是一年八月,陈家老大这次回长安不仅带着茶叶和白糖,带着李宽送给小安平的生日礼物,还带上了承包修路的告示。</p>

在安平生日过后的第二天,在桃源村学舍学子的努力,承包修路的告示贴满了整个长安城,告示让很多人现在才知道原来卖的犹如天价的白糖是闽州南安出产,卖到整个关中整个大唐的炒茶在岭南遍地都是,原来岭南的稻子是一年三熟,岭南的百姓家中堆着无数的粮食,只是因为道路难行不能运往关中之地。</p>

仅仅是这三项就让无数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更别说告示中还介绍了岭南许多特产,其中的利益大的惊人,长安城的富商勋贵们激动了。</p>

不得不说,长安城和关中之地的商人们眼光确实比闽州的大户们要看的长远,岭南的利益必定让整个大唐的富商和勋贵纷纷派遣商队去岭南,光是收取过路费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想要承包修水泥路工程的人却不多,只因告示中的最后两条让他们望而却步,一条是最少出资五万贯以上,还有一条就是承包年限和过路费的定价由闽州官员决定。</p>

五万贯,很多商人都能拿不出来,毕竟能来看告示的商人就不是什么大富商,就算他们拿出五万贯,那也是投入了整个家底,可他们经商多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却是懂的,更何况年限和定价由闽州官员决定,他们怎么知道能不能收回投资有所回报。</p>

想要承包修水泥路的人不多,却也不是没有,像李道宗和李道立两兄弟在得知李宽邀请关中富商前去闽州承包修路之后就派人去了。</p>

对于李宽的话,他们是深信不疑,毕竟合作多年,李宽的性格他们清楚,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让他们吃亏,这些年李道宗和李宽合作水泥厂和砖瓦厂,李道立和李宽合作酒楼,赚取的钱财不少,五万贯对他们来说不算个事儿,正好家中的钱财发霉了,投资修路刚好。、</p>

李道宗和李道立因为信得过李宽,而其他人则是单单因为其中的好处,工部出产的水泥比不上楚王府的水泥,众所周知,楚王府的水泥在长安,甚至在整个关中供不应求,承包修路就可以在闽州买到楚王府生产的水泥,而且还不限制购买,大批量的购买水泥运送回关中必然大赚一笔,就算承包修路有所亏损,可是岭南的特产和水泥一旦运回关中也能让他们稳赚不赔,更何况修路还能赚取名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