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人口迁移(第2/3页)
作品:《大唐承包王》当然,这些想法李宽不会说,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道:“本王知道你们的想法,火枪确实赶不上弓箭,但是······本王让你们造火枪自然有本王的道理,你们尽心研制便可。”</p>
没错,这就是李宽给出的最合理的解释,本王让你们**们就干呗,哪来那么多的理由。</p>
然而,李宽的解释却让众人很适用,毕竟他们不认为自己比李宽更有远见,脸上皆是一副果然有大用的表情,其中的几个老人还用责怪的眼神瞪了眼开口询问的汉子。</p>
想到火枪被造了出来,李宽不免问到了火炮的情况,火炮对于火枪来说更加适用于战场,一个炮弹下去就是死伤一片,可以说火炮才是李宽关注的重点。</p>
但是,听众人的意思,火炮的制造并不理想,李宽也就放弃了去观看的打算,笑呵呵的和众人聊着,自然而然的谈到了去台湾之事。</p>
说道去台湾,众人的态度明显让李宽不适应,因为听他们的意思好像闽州去台湾的人太多,如今的楼船不够用。</p>
“前两年本王让大家去台湾,不是说不愿意吗?为何如今又愿意了呢?”</p>
“殿下,您当初也没跟咱们说台湾有众多的好处啊!”蒙云顺嘴便接了一句。</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好处?什么好处?李宽自己都在发愣,台湾初建,有什么好处能让大家放弃闽州的一切去台湾呢?仔细问了问众人,李宽明白了。</p>
就在他忙碌的这两年的时间里,刘仁轨多次从台湾带着士卒返回闽州,不仅有士卒还有被他游说去的百姓,到过台湾的百姓自然知道台湾商户的地位与寻常百姓无异,而且台湾极度缺乏各行各业的商人,他们在台湾挣到了大钱,回到故土难免显摆显摆。</p>
在他们这些挣到钱的人眼中,台湾自然是有无数好处,就算是没挣到钱的人,回到闽州也会谈谈台湾税收的情况,本来台湾就适合农业发展,水稻种植,再加上台湾的赋税本就比闽州少了不少,一增一减下来台湾农户的每年的赋税不到闽州的五分之一,足够让大家心动了。</p>
更何况,还有多生孩子减少赋税的政策补贴,就是去台湾做农户也比在闽州挣得更多,只是要累一两年的时间,开垦农田而已,比起去台湾的好处,劳累一两年就不算个事儿,他们当初从关中之地到闽州之时不也累了好几年嘛!</p>
听到众人的解释,李宽恍然大悟,难怪他在这两年处理政务的时候发现基隆的赋税比起来台北来说都差不了多少,原来刘仁轨从闽州带去了不少的百姓。</p>
李宽大笑,忍不住朝身边的士卒和匠人问道:“你们之中有多少人愿意去台湾?”</p>
李宽这一问,犹如捅了马蜂窝,一个个的在他耳边说着俺愿意去,让李宽感觉有成千上万只马蜂在耳边飞舞一般,脑袋嗡嗡作响。</p>